老龙偃蹇据岩壑,匠石营材城市中。
自有幽人不相负,解凭曲几听秋风。
老龙偃蹇据岩壑,匠石营材城市中。
自有幽人不相负,解凭曲几听秋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老龙偃蹇据岩壑,匠石营材城市中”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老龙比作自然界的古老与力量,它静静地盘踞在山岩之间;而“匠石营材城市中”则形象地展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对比,工匠在城市中忙碌,构建着人类的居所。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不同面貌,也暗示了两者之间的和谐共存。
接着,“自有幽人不相负,解凭曲几听秋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居的高士或诗人自己,他们不为尘世的喧嚣所扰,而是选择在宁静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他们能够凭借弯曲的几案,聆听秋风的轻吟,感受自然界的呼吸,这是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也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智慧。
紫陌夜来雨,南山朝下看。
戟枝迎日动,阁影助松寒。
瑞气转绡縠,游光泛波澜。
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
染白一为黑,焚木尽成灰。
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
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
提携属时屯,契阔忧患灾。
柔素亮为表,礼章夙所该。
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
一旦入闺门,四屋满尘埃。
斯人既已矣,触物但伤摧。
单居移时节,泣涕抚婴孩。
知妄谓当遣,临感要难裁。
梦想忽如睹,惊起复徘徊。
此心良无已,绕屋生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