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登近海楼》
《夜登近海楼》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曾非吾土一登楼,四野风酣万里秋。

烂烂斗星长北指,滔滔海水竟西流。

昂头尚照秦时月,放眼犹疑禹画州。

回首宣南苏禄墓,记闻诸国赋共球。

(0)
鉴赏

此诗《夜登近海楼》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首联“曾非吾土一登楼,四野风酣万里秋”,开篇即以“非吾土”三字点明诗人虽身处异乡,却依然心系故土之情。接着“一登楼”引出登高望远的场景,四野的秋风吹得酣畅淋漓,万里江山尽收眼底,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壮丽的景象。

颔联“烂烂斗星长北指,滔滔海水竟西流”,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斗星似乎永远指向北方,海水则向东奔流不息,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循环,同时也隐喻着历史的长河与国家的命运。

颈联“昂头尚照秦时月,放眼犹疑禹画州”,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历史,秦时的明月依旧照亮着大地,禹画的九州图景仿佛就在眼前,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辉煌文明的追忆与敬仰,以及对国家版图的自豪感。

尾联“回首宣南苏禄墓,记闻诸国赋共球”,诗人回望历史,提及宣南苏禄墓,苏禄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苏禄国王,其墓地在今菲律宾境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疆域的广阔认知。同时,“诸国赋共球”一句,表达了对世界大同、各国共享地球的美好愿景,体现了诗人开放包容的世界观。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楼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辉煌的缅怀,也有对未来和平共处的憧憬,展现了晚清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周侍御文化将访白沙阻风江上连日以诗迓之·其二

将晴积雨此何时,我病山中久不知。

骢马今朝在何处,江边人吏望旌旗。

(0)

赠张进士入京·其三

能将糟粕委诸书,影响人间不受驱。

五百年中名世出,先王政教果何如。

(0)

有怀故友张兼素·其三

万里长安看我病,夜阑两马出携灯。

如今只有西涯在,宿草江边露满茔。

(0)

读林进士信宜祭母墓文·其二

天涯四尺不封坟,一去凤山三十春。

莫辞更向山前问,恐有渔樵是异人。

(0)

过江西次赵征夷韵题扇赠赵伯颙有感云耳·其二

分手钱塘又一年,此心遥忆甚茫然。

相逢赠尔清风柄,莫畏黄堂盛暑天。

(0)

贞节堂为王宪使允题

白发孀居教子勤,子成名显拜重恩。

宝函新赐双龙诰,金扁高题驷马门。

晚岁孤松耐霜雪,中秋华月照乾坤。

共姜孟母休专美,从此联芳衍后昆。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