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三千里,西风两鬓尘。
贪名笑吴起,说国叹苏秦。
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
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
客路三千里,西风两鬓尘。
贪名笑吴起,说国叹苏秦。
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
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客路三千里,西风两鬓尘",开篇即营造出一幅广袤无垠的旅途画面,旅者行走于漫长的道路上,被西风吹起的尘土附在双鬓,形象地表达了远离家乡、流离失所的艰辛与孤独。
"贪名笑吴起,说国叹苏秦",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吴起和苏秦的点评,显露出自己对于名利的淡然态度。吴起以贪婪著称,苏秦则是游说之士,他们在历史上留名,但在诗人眼中,可能只是笑谈中的角色,这反映出诗人对功名富贵的超脱。
"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并非借酒浇愁,而是真正的怀念家乡。"莼"在古代指一种香草,但此处用以比喻家乡,意味着诗人对家的思念如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结尾两句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客中的诗人身上,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和不舍。这个"异乡人"指的是自己,这个词汇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异乡飘零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写、历史人物的点评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功名的高洁情怀和深切的家国情思。
清新如修竹,月露洗琅玕。
爱之不能舍,一月三四看。
伊人伟识量,文字馀波澜。
出处早见几,在汉申屠蟠。
风雨江村暮,门掩清灯寒。
所抱寸心在,千载重不刊。
满前炽子孙,已足遗以安。
会当骖白鹿,华顶炼还丹。
束发同执经,交分人莫如。
我愚百无成,蹭蹬空林居。
君文最奇崛,二十魁荐书。
青衫何太晚,警捕殊区区。
是月蝉始鸣,秀色连郊墟。
俶装趋海邑,指期当憩车。
老大恋亲友,暂别犹欷歔。
况此一分手,归期三载馀。
积雨山川晦,新晴氛雾除。
殷勤送客吟,掺执行子裾。
愿言乘高风,矫翮凌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