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池台,好风光、无端为谁分了。
判雨判晴,匀暖匀寒,商过短长昏晓。
卖花声向重帘听,刚一半、春魂惊觉。
镜华满、妆蛾晕窄,两边谁扫。客燕将愁乍到。
知百五芳韶,去来多少。
几度看春,也似中年,何况绿窗人老。
赋情别有闲桃李,空流怨、江南残调。
料鶗鴂、秋心隔年又恼。
金粉池台,好风光、无端为谁分了。
判雨判晴,匀暖匀寒,商过短长昏晓。
卖花声向重帘听,刚一半、春魂惊觉。
镜华满、妆蛾晕窄,两边谁扫。客燕将愁乍到。
知百五芳韶,去来多少。
几度看春,也似中年,何况绿窗人老。
赋情别有闲桃李,空流怨、江南残调。
料鶗鴂、秋心隔年又恼。
这首词以春分时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金粉池台的美景,却感叹这美好的风光似乎无人欣赏,徒然被分给了风雨晴晦。词人通过细腻地刻画天气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转,春意渐行渐远。帘外卖花声唤醒了半梦半醒的春意,而妆镜中的蛾眉因岁月流逝而略显憔悴。
接下来,词人借“客燕”之愁,表达了对春光易逝、人生如梦的感慨。春分时节本是百花盛开之时,但词人却感到仿佛已进入中年,更增添了对时光匆匆和青春不再的忧虑。他借用“闲桃李”和“江南残调”,寄托了深深的哀怨与无奈,感叹即使有如桃花李花般的情感,也无法留住春天的脚步。
最后,词人以杜鹃鸟(鶗鴂)的啼鸣作结,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再次强调了春去秋来的无情,以及内心深处经年累月的烦恼。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春分时节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七年不见邬君久,相见?毛各衰朽。
可怜病骨掩柴门,穷巷人稀吠孱狗。
挑灯论旧惨无欢,物态升沉付杯酒。
朱生忧客日举觞,留宾花下开茅堂。
飞书招余愁未起,恼杀红梅花满墙。
年来万事成超忽,悲歌堕尽荆卿发。
穷愁天地振关心,病起河山甘付骨。
流莺百啭春行迟,东风不放樱桃枝。
山翁倒屣掷杖笑,尊足者存空尔为。
一生能着几两屐,寸圭莫黑千茎丝。
以兹闭户自轰饮,独酌床头金屈卮。
酒酣起舞僵复偃,抱膝能歌梁父词。
何如山中老木客,一足?踔还吟诗。
万树杳无声,高林哀梵急。
鸣钟警幽沉,凄其神鬼入。
独坐泯群虑,当门众峰立。
寥寥虚堂上,张灯草虫集。
物外寡所营,孤怀邈何及。
不眠天汉高,星河覆井邑。
欲言谁予晤,落月在西隰。
浩然夜气中,松根露初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