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鄂渚清明日与乡友登头陀山》
《鄂渚清明日与乡友登头陀山》全文
唐 / 来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冷酒一杯相劝频,异乡相遇转相亲。

落花风里数声笛,芳草烟中无限人。

都大此时深怅望,岂堪高处更逡巡。

思量费子真仙子,不作头陀山下尘。

(0)
翻译
举杯共饮冷酒频频,异乡相逢情感更浓。
落花飘零笛声断续,烟雾中藏着无数行人。
此刻身处都大心怀惆怅,哪堪再登高处徘徊。
想起你如真仙般超脱,不愿在头陀山下沾染尘埃。
注释
冷酒:凉意的酒。
相劝频:频繁劝酒。
异乡:陌生的地方。
转相亲:感情更加亲近。
落花:凋谢的花朵。
风里:在风中。
无限人:无数的人。
都大:都市。
深怅望:深深惆怅。
岂堪:怎能忍受。
逡巡:犹豫不前。
思量:思索。
费子:你。
真仙子:真正的仙子。
头陀山下尘:头陀山下的世俗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冷冷的酒意中,异乡遇故旧的情景。"冷酒一杯相劝频"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频频举杯,通过饮酒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异乡相遇转相亲"则指出了这种境遇更加深化了他们之间的友情。

接下来的"落花风里数声笛,芳草烟中无限人"是对景色的描写。春末夏初,花瓣飘零,微风中传来悠扬的笛声,而在这静谧的氛围中,人们仿佛无限多。

然而,这种宁静与和美却掩饰不住诗人内心的深沉思念。"都大此时深怅望"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眺远看去时的心境,是一种对过去或未来某种事物的深切怀念。而"岂堪高处更逡巡"则表现出诗人即使在这高处也难以忍受这种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思量费子真仙子,不作头陀山下尘"是对某位得道高僧的赞叹。"费子"可能是诗中人物的名字,"真仙子"则表明了这位得道者的高洁与超脱世俗,而"不作头陀山下尘"则强调了这位仙子的清净无为,不愿意沾染尘世的污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深沉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高洁超脱生活态度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来鹏
朝代:唐

即来鹄。唐洪州豫章人。家于徐孺子亭边,以林园自适。师韩、柳文,大中、咸通间颇著才名。因家贫不达,为诗多存讥讽,为权臣所忌,屡试进士,皆不第。僖宗乾符间,福建观察使韦岫爱其才,欲纳为婿,不果。广明元年,避地荆襄。后东归。中和间,客死扬州。有诗一卷。
猜你喜欢

水调词十首·其十

万里轮台音信稀,传闻移帐护金微。

会须麟阁留踪迹,不斩天骄莫议归。

(0)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肃徒歌伐木,骛楫漾轻舟。

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

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

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

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

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

麇鼯寒思晚,猿鸟暮声秋。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

(0)

落第西还别刘祭酒高明府

别馆分周国,归骖入汉京。

地连函谷塞,川接广阳城。

望迥楼台出,途遥烟雾生。

莫言长落羽,贫贱一交情。

(0)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华顶杖

万古阴崖雪,灵根不为枯。

瘦于霜鹤胫,奇似黑龙须。

拄访谭玄客,持看泼墨图。

湖云如有路,兼可到仙都。

(0)

闲居杂题五首.鸣蜩早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0)

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

指如十挺墨,耳似两张匙。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