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藻翠若梳,鳞介纷可数。
出墙为泗川,西流自终古。
荇藻翠若梳,鳞介纷可数。
出墙为泗川,西流自终古。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景图,以“荇藻翠若梳”开篇,巧妙地将水中的浮萍与水草比作梳子,形象地展现了它们在水中翠绿的形态,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机与活力。接着,“鳞介纷可数”一句,通过列举水中各种鱼类和水生生物,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繁忙而和谐的水世界之中。
“出墙为泗川,西流自终古。”这两句则将视线从局部的水景扩展到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暗示了这股清泉如同泗川一般,自古以来就从墙内流淌而出,向西奔流不息。这种时间上的永恒与空间上的广阔相结合,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与历史长河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泉之美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性的佳作。
西伯昔断讼,令名存迄今。
南临大河曲,北倚首阳岑。
俗被圣贤化,人多礼让心。
夫君老经术,终日想鸣琴。
綵服昔为儿,随亲宦洛师。
至今馀梦想,常记旧游嬉。
佐史头应白,书楼树已攲。
闻君行有日,使我泪交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