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莺》
《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绿柳阴犹薄,黄鹂啭已清。

年年舟上客,处处树头声。

髣髴佳人语,依稀太子笙。

夕阳听不足,飞入旧荒城。

(0)
注释
绿柳:形容柳树的颜色为绿色。
阴犹薄:树荫还不浓密。
黄鹂:一种鸣叫悦耳的黄鸟。
啭已清:鸣叫声已经清亮。
年年:每年。
舟上客:乘船的旅客。
处处:到处。
树头声:树梢上的鸟鸣声。
髣髴:仿佛,好像。
佳人:美女,这里比喻美妙的声音。
太子笙:古代贵族子弟所吹奏的笙箫,象征高雅音乐。
夕阳:落日。
听不足:听不够,意犹未尽。
旧荒城:废弃的古城。
翻译
绿色柳树下的阴凉还很稀疏,黄鹂鸟的鸣叫声已经清脆起来。
每年在船上的人们,都能听到树梢上传来的鸟鸣声处处响起。
那声音仿佛佳人的低语,又似太子的笙箫声隐约可闻。
听着夕阳下悠扬的鸟鸣不愿离去,它们飞进了古老的荒废之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莺》,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乘船所闻的黄鹂鸣叫。首句"绿柳阴犹薄"写出了初春柳树的嫩叶和稀疏的树荫,"黄鹂啭已清"则生动地刻画了黄鹂鸟清脆悦耳的叫声。接下来的"年年舟上客,处处树头声"表达了诗人每年都能在舟行中听到黄鹂的歌声,声音从树梢传来,四处回荡。

"髣髴佳人语,依稀太子笙"运用了比喻,将黄鹂的鸣叫比作佳人的轻语和太子的笙乐,增添了诗意的意境。最后两句"夕阳听不足,飞入旧荒城"以夕阳西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黄鹂鸣叫的留恋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黄鹂的歌声飞入旧城,似乎带走了诗人的一片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黄鹂的鸣叫,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张左虞都尉故与余善每过弇中风流谑浪飞白无算余犹以酒客卤莽遇之后稍出其诗余稍稍称善然不觉其异也及集成而丐余为叙因赋诸友篇左虞仅居四十人之一耳去年左虞死余不能往吊以香帛寓之而无主丧者孟秋之朔偶摊书出晒于散帙中探得他诗读之不甚快最后一卷极清新丽雅之致句字有力格韵不凡而忘其谁作以集考之则左虞制也不觉失声而泣吾愧钟子期多矣遂成一七言律而会其子授官奔丧归并书诸友篇寄之俾焚于棺所逝者有知将从夜台沽酒三叫称快余亦可以无憾艺林矣

都尉频过白接䍦,酒酣时自觅钟期。

虽成玄晏先生序,未表邯郸幼妇碑。

岂为兜鍪宽自狎,还从凿落误深知。

今晨散帙初开眼,大雅中兴定不疑。

(0)

伯承少卿自报国寺分手二十五年矣虽讯问不废而笑谈永隔今岁初夏复有一诗见遗聊尔奉答

招提杯酒散词盟,华发苍颜铸此生。

各负一编湖海日,不贪群少斗山名。

升沉事事归陈迹,耕凿年年饱太平。

见说白公禅观后,紫绡菱角对弹筝。

(0)

送颜司理之任平乐

官好那愁度岭难,年青不怕瘴烟干。

山逢仙吏夸丹灶,涧向明时愧考盘。

绘阁风帘排秀入,讼庭霜笔到春寒。

从他箸竹衫蕉好,只作浮云过眼看。

(0)

读于泽州致于鳞所著诗选遗珠有感

历下孤坟已黯然,郢中高倡世争传。

犹疑紫气占难尽,更得青箱手自编。

一梦可能忘李白,诸生真见守杨玄。

空斋欲读先挥泪,为忆论文倚树年。

(0)

赠从孙伯和需次察幕

衿裾藉藉满长安,羡尔君恩昼锦难。

已自辟书观察使,何须不着惠文冠。

如邛岂为赀郎谒,休汝从夸驷马看。

任是乌衣名稍次,王家群从总琅玕。

(0)

旧有诗赠月溪上人将十年今春至吾州讲经毕过我小祇园言别更成一章赠之

十年高坐许重登,不向无机说小乘。

破尽六宗犹竖拂,听来半偈是传灯。

谈时舍利祥光显,到处军持法雨兴。

若问中丞何似业,居然退院一闲僧。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