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
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阳 春 曲 ·笔 头 风 月 时 时 元 /姚 燧 笔 头 风 月 时 时 过 ,眼 底 儿 曹 渐 渐 多 。有 人 问 我 事 如 何 ,人 海 阔 ,无 日 不 风 波 。
- 注释2
风月: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
儿曹:小儿辈,指晚辈的青年。
人海阔:指人事纷纭复杂。
风波:喻人事的复杂和仕途的艰险。
- 译文
- 吟风咏月的笔墨生涯匆匆流过,眼底下儿孙小辈日渐增多。有人问我人事如何。人海无边的辽阔,没有一天没有风波。
- 赏析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随着笔下的风花雪月一年一年地消逝,跟前的儿女子孙也一个一个多了起来。时光荏苒,转眼间诗人已到暮年,儿孙满堂。这两句是明显的对句,无论从词性、句子的结构,还是平仄搭配上看都对仗工整,而且构思巧妙,前句从多说到少,后句从少说到多。
前面两句以平常的口吻、简单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生活景象,实际上是为后面的“无日不风波”做铺垫。平静的背后潜藏着跌宕起伏的“风波”,这种情绪上的反差,正是作者别出心裁的设计。
“有人问我事如何”一句以设问引起转折,问的是仕途的命运,家事的前途,从上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转为对广阔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人海阔,无日不风波”是对设问句的回答,同时也是他对一生仕途生活的总结。人海茫茫,社会广阔,人事纷争,无时无刻不是在各种“惊涛骇浪”中颠簸,随时可能身陷危机,这一略显消极的总结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以杜少陵文章憎命达之句析而为韵赋此·其二
积雨满污渎,蛭螾聊自藏。
盲飙振修薄,篦簬依崇冈。
动植各生遂,伊人独何伤。
谪居穷田野,与世殊相忘。
缅怀昔忧患,发短心日长。
所愿免饥渴,孰敢谋膏粱。
户庭罕游迹,琅然诵文章。
欢来意自得,遐想超黄唐。
从此遂閒逸,投老终徜徉。
和陶诗二首·其一
蛟龙作云雨,蜉蝣出以阴。
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
希贤复希圣,视古犹视今。
所贵生世间,动止为人钦。
有琴莫厌弹,有酒莫厌斟。
穷居见高节,寡和乃希音。
谁能言嗫嚅,强颜随冠簪。
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艰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