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鍊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紫书傥可传,铭骨誓相学。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鍊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紫书傥可传,铭骨誓相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嵩山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开篇“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便设定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其中“蓬海客”和“麻姑仙”暗示着诗人对于道家修炼成仙的向往。
中间几句“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法的追求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其中“道在喧莫染”意味着道家修炼的奥秘不为世俗所染,“迹高想已绵”则是说仙人的足迹高远,令人遐思。接下来的“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展示了诗人在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后半部分“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继续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仙境生活,其中“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表达了诗人对于广阔空间和时间的探索,“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则是说诗人在山中取用清泉,并有仙鹤伴随,展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结尾部分“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的宁静生活,其中“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安于寂寞的生活态度,而“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则是说诗人在山中用萝月做镜子,聆听松风之声,如同琴瑟之音,展示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嵩山景色的描绘和修道生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哲学思考。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
虞渊引绝景,四节逝若飞。
芳草久已茂,佳人竟不归。
踯躅遵林渚,惠风入我怀。
感物恋所欢,采此欲贻谁。
习习惠风,施于千里。吹淡民心,洽兹仁理。
动必响臻,应如草靡。泠泠四驰,飘飘中起。
利物厚生,条纲振纪。鼓音埙篪,发馨兰芷。
猎野班春,苏萌润坼。腾茂英英,扬光赫赫。
福介群黎,欢飞广陌。敢继周诗,式歌召伯。
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
彼居之子,冈或游盘。馨尔夕膳,絜尔晨餐。
循彼南陔,厥草油油。彼居之子,色思其柔。
眷恋庭闱,心不遑留。馨尔夕膳,絜尔晨羞。
有獭有獭,在河之涘。凌波赴汨,噬鲂捕鲤。
嗷嗷林乌,受哺于子。养隆敬薄,惟禽之似。
勖增尔虔,以介丕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