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空马尽始知休,枳棘丛边鹿自游。
泗水不关兴废事,佛峰空锁古今愁。
风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枫叶秋。
欲吊英灵何处在,髑髅无数满长洲。
台空马尽始知休,枳棘丛边鹿自游。
泗水不关兴废事,佛峰空锁古今愁。
风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枫叶秋。
欲吊英灵何处在,髑髅无数满长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开篇“台空马尽始知休,枳棘丛边鹿自游”两句,以戏马台为背景,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台上空阔无人,唯有马儿悠然自得,而在丛生的枳棘旁,小鹿自由漫步,彰显了自然与和谐的画面。
“泗水不关兴废事,佛峰空锁古今愁”两句,则转向哲理思考,泗水不再是往日繁华盛世的象征,而是超然物外的境界;而那座佛峰,也只是徒留下古人今人的忧虑。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荣辱、历史兴衰的超脱态度。
“风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枫叶秋”接着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晚风轻拂稻田,稻花随风摇曳;细雨笼罩古城,枫叶在暮色中显现出深沉的秋意。这些景物都被赋予了时间的印记,强化了诗中的静谧与孤寂。
最后,“欲吊英灵何处在,髑髅无数满长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英雄英烈遗迹的怀念,以及对历史沧桑、生命消逝的感慨。长洲满目尽是白骨累累,显得特别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寻历史足迹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
秋本无愁,奈客里、秋偏岑寂。
身老大、忺敲秦缶,懒移陶甓。
万误曾因疏处起,一闲且向贫中觅。
笑新来、多事是征鸿,声嘹呖。双户掩,孤灯剔。
书束架,琴悬壁。笑人间无此,小窗幽阒。
浪远微听葭叶响,雨残细数梧梢滴。
正依稀、梦到故人家,谁横笛。
绿堕云垂领。背琵琶、盈盈袖手,粉闲红靓。
依约春游归来倦,又似春眠未醒。
滟寒泚、低迷蓉影。
莺带松声飞过也,柳窗深、尚记停针听。
魂浩荡,孤芳景。金钗断股瓶沈井。
问苏城、香销卷子,倩谁题咏。
灯晕青红残醉在,小院屏昏帐暝。
误瞋怪、眉心慵整。
人道真真招得下,任千呼万唤无言应。
空对此,泪花冷。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雪气凝聚。
未有蝉前,已无蝶后,花事随逝水。
西园支径,今朝重到,半碍醉筇吟袂。
除非是、莺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
梅檐溜滴,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
玉子敲枰,香绡落剪,声度深几许。
层层离恨,凄迷如此,点破谩烦轻絮。
应难认、争春旧馆,倚红杏处。
扁舟冒冷雨,初出安定门。
天开水墨图,浓淡迷湖村。
渔板鬨白昼,庙钟撞黄昏。
客船行虚明,天净水不浑。
向行数十程,万愁谁与论。
去家幸已近,方信萍无根。
湖歌发夜分,欸乃惊梦魂。
江行两月馀,不负惟酒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