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世风霆亦易过,伫看转眼降阳和。
朝端正听金鸡唱,狱吏先传蒿里歌。
梦绕黄沙共于咽,魂留白简尚嵯峨。
遗言祗为君恩重,结草重来抗佞鮀。
圣世风霆亦易过,伫看转眼降阳和。
朝端正听金鸡唱,狱吏先传蒿里歌。
梦绕黄沙共于咽,魂留白简尚嵯峨。
遗言祗为君恩重,结草重来抗佞鮀。
这首诗《即事(其二)》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忧虑。
首联“圣世风霆亦易过,伫看转眼降阳和”,开篇便以“圣世”为背景,却指出即使是盛世,也难免会有风雨雷电之时,暗示了社会并非永远太平。接着“伫看转眼降阳和”则预示着尽管有风雨,最终会迎来和煦的阳光,象征着希望与转机。
颔联“朝端正听金鸡唱,狱吏先传蒿里歌”,运用了金鸡报晓的典故,象征着公正与黎明的到来,同时“蒿里歌”则是古代丧葬仪式上的歌曲,这里借指监狱中的哀歌,对比鲜明地描绘了社会中正义与不公并存的现状。
颈联“梦绕黄沙共于咽,魂留白简尚嵯峨”,通过“黄沙”与“白简”的意象,分别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历史的记载。诗人似乎在梦中穿越黄沙,与苦难共存,而他的灵魂仍留在记录历史的白简之上,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深深怀念与对人生艰辛的感慨。
尾联“遗言祗为君恩重,结草重来抗佞鮀”,点明了诗人遗言的深意,不仅是为了君王的恩情,更是为了对抗那些奸佞之人,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与正义的坚守,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仰攀明月轮,俯瞰沧海渊。
乾坤惜形胜,此池何其偏。
灵溪九龙跃,仙山一峰圆。
微红散晴绮,远碧衬瑶烟。
幽香发野秀,接语皆老禅。
缘何近城郭,了无人世諠。
邂逅摄邦守,所乐多林泉。
唯忧代者至,不得经残年。
老矣宁复来,吟哦强留连。
他时考陈迹,不灭斯亭篇。
去年遇君陵阳峰,杜鹃声乱桃花红。
佳人玉指接玉板,劝我一醉三百钟。
醉来骑鲸赴瑶阙,不记当时与君别。
溪上扁舟破雪归,楼前芳草还春发。
白头太守重相过,开樽大笑呼琼娥。
向来十客七已去,唯与杜九闻清歌。
歌声绕梁离思苦,听不得终泪如雨。
回首茫茫天地中,聚散百年能几许。
今朝此地重相逢,秋汉无情江月空。
把酒与君须醉倒,已知后会皆衰翁。
陵阳乐事那复得,官贱食贫身愈迫。
击剑高吟非故乡,何时共作沧浪客。
石门险且僻,人烟万山罅。
蟠翁老才望,来此屈英驾。
破漏烦补缀,嚬呻索慰藉。
力致乃坐享,少劳岂丰暇。
临观阒无有,游燕久以谢。
废园近城邑,丘墟甚原坝。
高松困藤蔓,嘉果没荆柘。
斩荒使之出,苍翠若图画。
直前走桥阁,当中建台榭。
雍容宾朋席,左右书史架。
命亭以三爱,作诗盛誇诧。
韵险语怪绝,窃读惊汗下。
嗟予苦羁束,相去止数舍。
深思一登览,若渴不得蔗。
知君群公表,甫为兵民借。
复以三者乐,何时动归靶。
吾乡富风景,草木芬兰麝。
锦水清于汉,岷峨不让华。
蔡圃岂足道,宁为耳目乍。
苟以吾言然,烦君少讥骂。
《题澧州石门县蹇周辅蟠翁太博三爱堂》【宋·冯山】石门险且僻,人烟万山罅。蟠翁老才望,来此屈英驾。破漏烦补缀,嚬呻索慰藉。力致乃坐享,少劳岂丰暇。临观阒无有,游燕久以谢。废园近城邑,丘墟甚原坝。高松困藤蔓,嘉果没荆柘。斩荒使之出,苍翠若图画。直前走桥阁,当中建台榭。雍容宾朋席,左右书史架。命亭以三爱,作诗盛誇诧。韵险语怪绝,窃读惊汗下。嗟予苦羁束,相去止数舍。深思一登览,若渴不得蔗。知君群公表,甫为兵民借。复以三者乐,何时动归靶。吾乡富风景,草木芬兰麝。锦水清于汉,岷峨不让华。蔡圃岂足道,宁为耳目乍。苟以吾言然,烦君少讥骂。
https://shici.929r.com/shici/XmHp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