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归路净无尘,只是当时避世人。
仙事茫茫类如此,鼎湖辙迹恐非真。
桃源归路净无尘,只是当时避世人。
仙事茫茫类如此,鼎湖辙迹恐非真。
这段诗文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意境。"桃源归路净无尘,只是当时避世人"表达了诗人对逃离尘世喧嚣、寻找心灵净土的向往。在这里,桃源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心灵的港湾,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纯洁世界。"仙事茫茫类如此,鼎湖辙迹恐非真"则透露出一种对神仙境界的质疑和对传说中仙迹的不确定性。诗人通过这种表达,可能是在探讨现实与理想、历史与传说的边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超越凡尘的追求和困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淡雅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
居士胸中真旷夷,南行万里尚能诗。
牢笼天地词方壮,弹压山川气未衰。
忠义凛然刚不负,瘴烟虽苦力何施。
往来惯酌曹溪水,一滴还应契祖师。
水边花雾晓氤氲,春入西湖两岸深。
冶叶倡条他自媚,朽株枯木我何心。
鞦韆索转朱楼角,博塞声喧碧柳阴。
年少故人方感慨,未应从俗强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