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里光阴经几春,峒前苍木垂千寻。
不知空谷当年事,谁识庞眉处士心。
残月照人吞远徼,晚风吹梦入幽岑。
我来须访神仙宅,好听云端环佩音。
峒里光阴经几春,峒前苍木垂千寻。
不知空谷当年事,谁识庞眉处士心。
残月照人吞远徼,晚风吹梦入幽岑。
我来须访神仙宅,好听云端环佩音。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深邃而神秘的山峒景象,诗人唐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时光在峒中的流转,以及对古人故事和隐士心境的想象。首句“峒里光阴经几春”传达出岁月在偏僻山峒中悄然流逝的感觉,暗示着历史的沉淀。次句“峒前苍木垂千寻”则通过描绘高耸入云的古木,渲染出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引发对过去的遐想:“不知空谷当年事,谁识庞眉处士心”,表达了对往昔可能发生的秘事的好奇,以及对隐居者淡泊心境的敬仰。接下来,“残月照人吞远徼,晚风吹梦入幽岑”两句,通过月光和晚风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境般的意境,展现出山中夜晚的寂静与深远。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来须访神仙宅,好听云端环佩音”,流露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凡之音的追求,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三洲岩》以写景抒怀的方式,展现了山峒的幽深与历史的沧桑,以及诗人内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诗意和哲理。
我家严君宰邑时,先生载道来为师。
气味相投即相契,直与管鲍同襟期。
我时亦侍严君侧,山斗光中识颜色。
满怀拍塞皆阳春,就之如入芝兰室。
严君解印赋归与,先生去曳王门裾。
河梁马首东西别,几回江上丹枫疏。
年来我作金銮客,幸遇先生朝帝阙。
典衣共话十年前,浩歌醉吸清尊月。
月圆月缺苦不常,人生亦恨多参商。
明朝又向河桥别,离怀迥逐烟波长。
官閒时会宾僚宴,山水遥知品题遍。
江云渭树倘相思,春风好寄归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