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奇君志不凡,天风万里送云帆。
只须读赋惊崔郾,何待移书祝陆傪。
墨点不施红勒帛,锦衣与换白襕衫。
定知慷慨丹墀对,千载平津尚有惭。
畴昔奇君志不凡,天风万里送云帆。
只须读赋惊崔郾,何待移书祝陆傪。
墨点不施红勒帛,锦衣与换白襕衫。
定知慷慨丹墀对,千载平津尚有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丁南一》。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对被送别之人丁南一寄予深厚的情谊和高昂的评价。
“畴昔奇君志不凡”表明诗人认为丁南一并非平常之辈,他有着不凡的抱负和志向。接下来的“天风万里送云帆”,则是形容丁南一壮志凌云,得到天地间的宠眷,象征其远大的前程。
第三句“只须读赋惊崔郾”中的“崔郾”指的是三国时期著名辞赋家崔骃和郅都,其文词华丽,被誉为“才高八斗”。这里提及,是为了强调丁南一的文学才能堪比古代名家。
第四句“何待移书祝陆傪”则表达了诗人对丁南一才华横溢、不需他人推荐即可显露头角的赞赏。陆傪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以文章传世,故此处以之为比。
“墨点不施红勒帛”指的是丁南一不必借助华丽的装饰或夸张的辞藻,其文采自然流露,如同不需涂抹红色而自有光彩的美玉。接着的“锦衣与换白襕衫”,则是说丁南一即使换上平凡的衣物,也如锦绣之中夹带着普通布料,仍旧显得与众不同。
最后两句,“定知慷慨丹墀对,千载平津尚有惭”表达了诗人对于丁南一未来成就的预期和自谦。这里“丹墀”指的是朝廷的高堂,“平津”则是古地名,借以形容安定之意。诗人认为丁南一将来在政治或文学上都能有所建树,即使到了千年之后,在平静无波的时光中回望,也仍旧感到自愧不如。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被送别者才华和未来命运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