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洪福寺藤架》
《洪福寺藤架》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生长应毫末,敷腴忽十寻。

繁花春不歇,密叶昼长阴。

风过龙蛇动,云开洞府深。

时来学晏坐,朝市不关心。

(0)
翻译
生长之初微如毫末,渐渐茂盛可达十寻之高。
繁花盛开春天从不停歇,浓密的叶子白天也带来大片阴凉。
风吹过,如同龙蛇舞动,云散开,露出深远的洞府景象。
时机合适时,我便静心修炼,对尘世间的朝堂纷争毫不关心。
注释
生长:生长过程。
毫末:极小的量,比喻初始阶段。
敷腴:形容植物茂盛。
十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里形容极高。
繁花:众多花朵。
春不歇:春天永不结束。
密叶:密集的树叶。
昼长阴:白天提供长时间的阴凉。
风过:风吹过。
龙蛇:比喻蜿蜒曲折的样子。
洞府:此处指深邃的景象,可能象征隐居之处。
深:深远。
时来:时机来临。
学晏坐:学习静坐冥想。
朝市:指尘世、朝廷和市场,代指世俗生活。
关心:关注,关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开篇“生长应毫末,敷腴忽十寻”描述了藤蔓迅速而强劲地攀爬至十分之高,展现出生命力的旺盛与无限可能。“繁花春不歇,密叶昼长阴”则展示了春日里花开不断、树叶浓密带来的长时间的凉爽阴影,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风过龙蛇动,云开洞府深”一句中,“龙蛇”形容风势之强劲,有如龙蛇在空中舞动,而“云开洞府深”则是说当风吹散了云雾之后,露出了一片隐秘而深远的空间。这两句不仅描写了自然风光,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神秘与深邃。

最后,“时来学晏坐,朝市不关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豁达。这里的“晏坐”是指晚坐在静处,对于那些早晨赶去市场的人事繁杂毫无兴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在洪福寺所见到的藤架,不仅是自然景象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他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寿文昌林君卫·其二

奇甸西看是十洲,仙人来往几时休。

閒从石上观鱼井,鱼我相忘对白头。

(0)

惠阳竹枝辞·其一

惠阳城南浪似雷,惠阳城东江水来。

嘱郎莫学双江水,一合千年去不回。

(0)

广州元夜歌·其三

粤秀春山锦绣文,烧香士女日纷纷。

游人背指呼鸾道,千尺飞楼插白云。

(0)

自河头入山·其十

绝巘层峦若上天,朝昏常共鸟争先。

肩舆下阪逢虾蟹,又听潮声到海边。

(0)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其一

雁翅逢君已隔年,一回相忆一回怜。

冰姿点污何容易,白发上头不再玄。

(0)

西湖后曲·其四

忘机亭接集鸥涯,秋月秋风事事佳。

世上机心忘已尽,不知何事复伤怀。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