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兰漠漠幽人操,修竹娟娟君子心。
空谷日斜人不到,可怜荆棘漫同林。
猗兰漠漠幽人操,修竹娟娟君子心。
空谷日斜人不到,可怜荆棘漫同林。
此诗以“猗兰”与“修竹”象征高洁的人格,通过“幽人操”与“君子心”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追求。在“空谷日斜人不到”的情境中,兰花与竹子虽被荆棘环绕,却依然保持其独立与清高的姿态,寓意着即使身处困境,仍应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人格独立性的重视。
陇水流何驶,征人去何长。
不念金闺月,冷似铁衣霜。
行人在何处,闻在陇西县。
陇坂高蔽天,长安人不见。
悲风似陇树,滴泪如陇水。
妾念千丝多,郎情但一纸。
郎未到陇山,恨坂不造天。
郎已渡陇水,恨坂不委地。
候潮门开啼早鸦,有虎忽入居人家。
母儿畏窜鸡犬伏,排篱突户谁能遮。
狞风动树初哮吼,惊起东营捉生手。
怒拔长戈试一舂,目光落地伥魂走。
南山藜藿深冥冥,白日横行谁敢撄。
何为离窟来城市,牙爪虽全不能恃。
君不见壮士遭急缚,失路穷时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