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拖天玉绳远,新月搯云银甲浅。
丁东细漏滴金荷,百子楼前桂花满。
三三五五试新妆,鹤扇如霜罗带长。
云母屏前齐下拜,绞绡帐底共焚香。
焚香争乞天孙巧,穿断蛛丝绣针小。
梦里传来是有无,入门巧已知多少。
织女牵牛别有情,萤飞鹊度两难凭。
芙蓉舞困西风薄,杨柳垂低北斗横。
明河拖天玉绳远,新月搯云银甲浅。
丁东细漏滴金荷,百子楼前桂花满。
三三五五试新妆,鹤扇如霜罗带长。
云母屏前齐下拜,绞绡帐底共焚香。
焚香争乞天孙巧,穿断蛛丝绣针小。
梦里传来是有无,入门巧已知多少。
织女牵牛别有情,萤飞鹊度两难凭。
芙蓉舞困西风薄,杨柳垂低北斗横。
这首明代诗人郭武的《乞巧词》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象和传统习俗。首句“明河拖天玉绳远”以银河(玉绳)的遥远和明亮起笔,展现出夜空的广阔与神秘。接下来的“新月搯云银甲浅”则描绘了新月如银甲般轻盈地挂在云间,画面清新。
“丁东细漏滴金荷”写的是漏壶声(金荷)在静夜中回荡,增添了节日的气氛。“百子楼前桂花满”则暗示了秋意浓重,桂花飘香,为乞巧增添了诗意。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女子们穿着华丽的新衣,手持扇子,焚香祈愿,希望得到织女的巧手。
“穿断蛛丝绣针小”形象地表现了女子们对织女技艺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几句,诗人借织女与牛郎的传说,表达了爱情的不易和遥不可及,以及自然景色的变化,如“芙蓉舞困西风薄,杨柳垂低北斗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古代中国七夕乞巧节的民俗风情,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对爱情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