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江杂咏·其一》
《台江杂咏·其一》全文
清 / 范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惭愧先鞭早识途,中郎强仕亦非迂。

使星民社分三事,地北天南各一区。

奉职夙期书竹帛,哦诗好共纪舆图。

乘槎吾占瀛壖美,海上三山异两都。

(0)
鉴赏

这首诗《台江杂咏(其一)》是清代诗人范咸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对官职与责任的理解,以及对自身使命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惭愧先鞭早识途,中郎强仕亦非迂”中,“先鞭”比喻在众人之前有所作为,“早识途”则指早早明白道路,这里暗含诗人对自己早年即能理解官场规则的自谦与自豪。“中郎强仕亦非迂”,引用了蔡邕(字伯喈,又称中郎)的故事,表达即使努力追求仕途也不是迂腐之举,体现了诗人对积极入世态度的认同。

颔联“使星民社分三事,地北天南各一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职责与理想。将自己比作“使星”,象征着为国家、民众和社会服务的官员。这里的“三事”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吏的职责,如治理、教化、军事等,而“地北天南各一区”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施展抱负,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尽职尽责。

颈联“奉职夙期书竹帛,哦诗好共纪舆图”表明了诗人对于履行职责的期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历史的记载中留下痕迹。同时,“哦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文学创作的爱好,也暗示了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记录和反映社会现实,留下对时代的思考和感悟。

尾联“乘槎吾占瀛壖美,海上三山异两都”以浪漫的想象收束全诗。其中,“乘槎”源自《博物志》,传说有人乘木筏至天河,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探索未知、追求理想的渴望。“瀛壖”指大海边,象征广阔的世界;“海上三山”与“两都”相对,前者可能是诗人对理想之地的向往,后者则代表现实中的两个都城,对比中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远方与近处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官职与责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作者介绍

范咸
朝代:清

清浙江钱塘人,字贞吉,号九池。雍正元年进士。官至御史,曾巡视台湾。有《周易原始》、《读经小识》、《碧山楼古今文稿》、《柱下奏议》、《台湾府志》、《浣浦诗钞》等。
猜你喜欢

挽曾国荃联

九重温语惜忠魂,为三朝柱石之臣,是谓不朽;

半壁苍生仰霖雨,自六代王谢而后,谁逮我公。

(0)

挽张百熙联

继刘罗郑徐而别见经纶,天下翕然,当年学派开胡瑗;

自高曾祖袻已互联婚媾,吾生已矣,从此州门哭谢安。

(0)

挽朱一新联

斯人甚贤,未报君父恩,如何瞑目;

视吾犹弟,便倾江海泪,难抵伤心。

(0)

赠庐陵宰联

百里棠阴邻画舫;一江峰影落琴床。

(0)

新疆省戏台联

听两部笙歌,岂犹是胡笳羌笛;

看中华人物,莫漫夸班笔张槎。

(0)

挽张百熙联

为士林化腐生新,厥功伟与,允宜高立丰碑,长存纪念;

是学界千钧一发,其人亡矣,聊以低吟华屋,略系讴思。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