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三》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荻花枫叶忆秦姝,切切么弦细欲无。

莫把胡琴挑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须。

(0)
注释
荻花:一种水生植物,秋季开花,白色或淡黄色,象征清冷或思乡之情。
枫叶:秋天变红的枫叶,常用来象征思念和离别。
么弦:古代弦乐器上的小弦,这里形容琴音轻细。
醉客:喝醉的客人,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或他人在酒宴中的状态。
翻译
在秋风中,我怀念着远方的佳人,她的身影如同荻花和枫叶般美丽。
琴声低微,如丝如缕,仿佛快要消失在空气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三)》。诗中通过对秦姬的回忆和胡琴的声音来表达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限的情感。

"荻花枫叶忆秦姝"一句,借用了古代美女秦姬的形象,通过荻花和枫叶这种自然景物的联想,表达诗人对往昔情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的“荻”指的是水边的荻草,而“枫叶”则是红色的枫树叶,这两种景象在秋天尤为明显,它们的凄美与孤寂正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美好的追忆。

"切切么弦细欲无"一句,通过筝曲中细腻的琴声来形容这种情感到了极致,几乎难以用语言表达。这里的“切切”描绘出琴声中的哀伤和纤细,而“么弦”则是指筝曲中的细弱之音,"细欲无"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即使是最细腻的声音也难以完全表达。

"莫把胡琴挑醉客"一句,劝诫不要用胡琴(一种古代弦乐器)来唤醒沉醉的人。这里的“醉客”形象可能暗指诗人自己,他希望在这种情绪中沉浸,不愿被打扰。

最后一句"回看霜戟褚公须"则是说回头去看那些已经过去的时光,就像霜冻的矛(古代兵器)和褚公(古人名)的胡须一样,都显得那么遥远而不可触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无奈,时间流逝,一切都变得渺茫难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与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怀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尽眷恋。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东天王寺

前林正郁苍,行野觉云香。

旷处天为佛,深来寺即庄。

昼如依竹静,春亦逐秧忙。

所愿开平籴,流慈此一方。

(0)

题山水图·其二

白木长镵杜少陵,饥来无处觅黄精。

何人正得寻诗便,来傍冰崖雪树行。

(0)

舟宿云间南城

孤舟夜泊松江水,东风捲涛雪花起。

浦口潮水远趁人,城头月色寒无主。

浊醪可饮何处沽,笑绝高阳旧酒徒。

巨饮还将攀北极,高吟直欲起东吴。

借问谁家酒可得,一㪷十千亦不惜。

对此风光无限情,吹落梅花短长笛。

(0)

江楼·其一

越酒如船醉不消,臛鸡烹鲤送归潮。

战场杨柳三千树,争向尊前舞细腰。

(0)

滋阳道中咏乌

信宿滋阳道,联巢见乳乌。

卑飞常狎主,觅食竞将雏。

老去一枝稳,春归千种呼。

异时驱父子,不复叹羁孤。

(0)

岩庵二首·其一

箯舆度岭长,路尽忽闻香。

裂壁开天栈,撑厓隐石房。

回风乱幢节,滴乳润衣裳。

早见孤僧瘦,山深久绝粮。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