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并答杨次公·其二》
《再和并答杨次公·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毗卢海上妙高峰,二老遥知说此翁。

聊复舣舟寻紫翠,不妨持节散陈红。

高怀却有云门兴,好句真传雪窦风。

唱我三人无谱曲,冯夷亦合舞幽宫。

(0)
注释
毗卢海上:比喻佛法广大如海的名胜之地。
妙高峰:形容极其高峻的山峰。
遥知:远方得知或传说中的。
此翁:指那位被谈论的老人。
舣舟:停船靠岸。
紫翠:形容美丽的山水色彩。
持节:手持节杖,象征权力或身份。
散陈红:散发出热情或活力。
云门兴:云门山的禅宗意境。
雪窦风:雪窦山的诗风。
无谱曲:即兴创作的歌曲,无固定乐谱。
冯夷:水神,古代神话中的黄河之神。
幽宫:幽深的宫殿,可能指仙境或冥界。
翻译
在毗卢海的奇妙高峰上,两位长者远道而来谈论这位老人。
我们随意停船寻找紫色和翠绿的景色,不妨拿着节杖散发出红色的热情。
他高尚的情怀唤起了云门山的禅意,优美的诗句真挚地传承了雪窦山的风格。
让我们三人一起无拘无束地唱出没有乐谱的歌曲,水神冯夷也该在幽深的宫殿中起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蕴含了对高洁人生的向往与追求。"毗卢海上妙高峰"一句,既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空间,又隐喻着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二老遥知说此翁"则是诗人自指,或许是在表达自己与世隔绝,与道合一的心境。

接下来的"聊复舣舟寻紫翠,不妨持节散陈红",通过对仙境中奇花异草的追寻,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不为俗世所羁绊的自由态度。其中“紫翠”与“陈红”可视作高洁情操和纯真情感的象征。

"高怀却有云门兴,好句真传雪窦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文学创作的激情,以及对优秀作品传承的重视。"云门兴"暗示着诗人的豪放才情,而"雪窦风"则象征着纯净无暇的情操与境界。

最后,"唱我三人无谱曲,冯夷亦合舞幽宫"一句,以音乐和舞蹈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超脱尘世的快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这里的“三人”可能是指诗人与杨次公及另一位朋友,而"冯夷亦合舞幽宫"则是在形象地表达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精神上的默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境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飞山吟

三峰岌相争,造物纵狡狯。

为高因丘陵,飞势落天外。

岩穴多白云,石气泻涓霈。

奇观劳梦想,腰脚苦狼狈。

篮舆得儿扶,复幸嘉宾会。

唱导实助予,雁行侣屐盖。

未登惮险艰,既践坦而泰。

一瓯据奥区,当窗蔚松桧。

云雷俯在下,冈阜历历绘。

天放风日佳,胡为翳烟霭。

岂为城郭喧,泱莽割尘壒。

咫尺尚如此,况乃瀛海大。

尼父忧萧墙,修内塞其兑。

回首叫帝阍,柔远道足赖。

鳞介非冠裳,珠崖弃何害。

兹山盘瓠遗,时清卷旌旆。

砦垣尽倾圮,削壁空嶒㟋。

摩挲将军碑,镇此等球贝。

其巅覆窟室,阴幽白日昧。

迅霆有时下,拿攫扫榛荟。

还憩毗卢庐,欣言缓襟带。

胜地倒壶觞,僧蔬愈珍脍。

举酒招鹤山,临风一遥酹。

高台可洗心,瓣香爇馣馤。

嗟哉二三子,乐莫斯游最。

点瑟有希音,泠泠振硠磕。

玄黄何纷矫,澄对寂万籁。

一笑渠江横,翛然六尘蜕。

(0)

六安遇周八即送之临淮·其二

往离日苦长,来别日虞久。

相依晨夕间,属子一樽酒。

志趣各有存,大节期不苟。

讵以恃爱深,而负厥身咎。

世事方艰虞,勋名惧衰朽。

金飙卷淮流,花骢嘶岸柳。

努力舒远猷,金印行系肘。

当路急需才,况有平生厚。

短策余顾惭,清操誓终守。

临河濯长缨,愿言告良友。

(0)

入藤县

山豁平原出,沙含浅水明。

远烟生野店,寒日下孤城。

村果收红柿,园蔬斸蔓菁。

因知遗俗厚,向晚有人耕。

(0)

自咏

一枝秃笔半床书,几树梅花伴竹庐。

养性未应亲市井,托身何必远樵渔。

閒看丹嶂尘心净,久读黄庭世念疏。

又是一番新雨过,药苗阶下带烟锄。

(0)

过无为州晤刘仲良潘琴轩两方伯周沐三大令别后却寄·其四

片帆西上皖公城,腊鼓频催岁序更。

残雪望中岩岫近,野鸥眠处岸沙平。

几家茅屋摇镫影,一夜风涛撼枕声。

归梦不随诗句稳,已听喔喔曙鸡鸣。

(0)

谒余忠宣公墓

英风凛冽赤心存,皖伯台前庙貌尊。

七载孤城余战血,千秋祀典慰忠魂。

寒森墓道松楸老,声咽江流草木昏。

请向大观亭畔看,一池清洁水常温。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