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其七再和》
《满江红·其七再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小小池亭,仿佛似、洛川岩壑。

天付与、老身游戏,馀生吃著。

剩喜酒能消世虑,翻疑书解妨人乐。

听雨翁、白雪寄新词,愁言莫。毋自叹,蒿莱恶。

甘自味,齑盐薄。对乱花丛竹,翠红交错。

元亮悦闻亲友话,羲之常恐儿曹觉。

望碧云、休忆女乘鸾,人骑鹤。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满江红·其七》。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淡泊明志、享受自然之美和人生乐趣的诗句。

"小小池亭,仿佛似、洛川岩壑。天付与、老身游戏,馀生吃著。"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池亭小巧,犹如洛阳的山水风光,诗人把自己的晚年比作游戏般轻松地度过,而对未来则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

"剩喜酒能消世虑,翻疑书解妨人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和阅读来消除世间烦恼、理解人生乐趣的心境。

"听雨翁、白雪寄新词,愁言莫。毋自叹,蒿莱恶。甘自味,齑盐薄。对乱花丛竹,翠红交错。" 这些句子透露出诗人在听雨中赋诗的场景,以及他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持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强求完美,只是在心中默默感受。

"元亮悦闻亲友话,羲之常恐儿曹觉。望碧云、休忆女乘鸾,人骑鹤。" 这几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愉快交流,以及他对于子孙后代的期望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超凡脱俗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一种积极乐观、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绿水

绿水流洙泗,青山出鲁邹。

凭高殊有兴,吊古不胜愁。

日落江花重,风生野树秋。

掀髯一长笑,不负壮年游。

(0)

题画梅

疏花粲粲照寒水,玛瑙坡前春独回。

却忆去年风雪里,吹箫曾棹酒船来。

(0)

望蓬莱

真大道,滋味不相饶。

明月光中腾莹莹,清风飙上出么么。从此见芝苗。

无狭阔,又岂有迢辽。

圆现圆成成自在,一能一得得逍遥。方显见彰昭。

(0)

临江仙.咏葫芦

一只葫芦真个好,朝朝长是随予。

腹中明朗莹中虚。贮琼浆玉液,滋味胜醍醐。

日日饮来依旧有,自然不用钱沽。

杖头挑起入云衢。三清前面过,参从黍米珠。

(0)

沁园春.三教一理

道曰金丹,儒曰太极,释曰玄珠。

矧三教之道,本来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

阖辟机关,抽添运用,返照回光复本初。

休分别,那些儿妙处,无字称呼。虚中状若蓬壶。

寂静形忘一也无。

问三教根宗,谷神不死,灵源澄彻,诚意如愚。

五气朝元,五常合一,五眼圆明烁太虚。

仙儒佛,派殊而理一,到底同途。

(0)

心月照云溪.继重阳韵

一心离俗,二气调和宝。

清净聚三光,四时花、五方运造。

断除六欲,不使七情牵,持八戒,九关通,十载功须到。

十年锻炼,九变金光草。

八脉总和匀,有七圣、六丁助道。

五行咄出,四假不中留,礼三清,成不二,一性投仙岛。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