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蹝岐阳迹已幽,默全忠孝复何求。
文身幸获辞姬祚,端委犹能化列侯。
无语存商先叩马,有心迓命待归牛。
象贤再见延陵季,十字碑题至德侔。
脱蹝岐阳迹已幽,默全忠孝复何求。
文身幸获辞姬祚,端委犹能化列侯。
无语存商先叩马,有心迓命待归牛。
象贤再见延陵季,十字碑题至德侔。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吴文忠的作品,名为《嵩山下至德祠》。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修养与品德的诗歌,其中融入了对古人美德的追念和自我修身之志。
脱蹝岐阳迹已幽:此句用“脱蹝”比喻隐藏退隐,用“岐阳”指代古时贤者,表明作者对那些已经不为世人所知晓的古代贤者的追怀和敬仰。这里的“幽”,既有深远之意,又带有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
默全忠孝复何求:这是诗人内心的自问与自答,表达了对忠诚、孝顺这两大美德的追求和肯定。作者在此强调,即使是在隐退之中,也应保持这种高尚的情操,不需其他更多的追求。
文身幸获辞姬祚:这里,“文身”指的是修养自己的品行,“幸获”则是表达一种得以摆脱世俗羁绊、获得精神自由的心境。作者通过“辞姬祚”,即放弃了对外在荣华的追求,转而专注于内心世界的修炼。
端委犹能化列侯:诗人自比为古时能够以德行感化诸侯的大贤之才,即使如今处境低微(“端委”),依然保持着这样的能力和品格,足见其内在力量的强大。
无语存商先叩马,有心迓命待归牛:此二句诗人描绘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景。古代有“商山四皓”之说,即隐士避世于商山,守着高洁之志不为外界所动摇。这里的“无语存商先叩马”,则是表达诗人对那些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至于“有心迓命待归牛”,则是在暗示自己内心深处对返璞归真、守住本性的坚定意志。
象贤再见延陵季,十字碑题至德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贤者的敬仰和学习之情。延陵季是东汉时期的隐逸,象贤则是对其品行的赞誉。至于“十字碑题至德侔”,则是在描绘一幅生动的图景,即在一个古朴庄严的碑刻上,仅用寥寥数言(十字)来概括一位贤者的高尚品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写和对古代贤者美德的追怀,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保持高洁品行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