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渊明心会景,祇咏孤松秀冬岭。
争识槎牙竹外枝,月上空阶间金影。
避俗渊明心会景,祇咏孤松秀冬岭。
争识槎牙竹外枝,月上空阶间金影。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吕所作,标题为《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幽深宁静的环境中对景物进行了细腻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的心境。
"避俗渊明心会景,祇咏孤松秀冬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以清净的心态去感受和理解大自然的景象。在这里,“避俗”意味着逃离世俗纷扰,而“渊明心会景”则是说以纯净无染之心来体悟山水之美。诗人独自吟咏着那冬日里孤傲挺立的松树和秀丽的山岭,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争识槎牙竹外枝,月上空阶间金影。"
这两句则描绘了夜景。诗人不仅在白天观赏自然美景,连夜晚也不能忘怀。在这里,“争识”可能是指与他人争辨或讨论,而“槎牙竹外枝”则是对夜色中竹枝的细腻描写。“月上空阶间金影”则描述了明亮的月光照在清冷的台阶上,投下了金色的光影。这样的景象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洁身自好的高雅情操,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朔风起庭树,宿鸟惊寒枝。
高馆敞虚寂,迢迢夜何其。
别来仅踰月,如隔三秋期。
所怀叙未终,示我琼瑶词。
银烛照绮席,酌我黄金卮。
谈笑意方适,坐久浑忘疲。
人生会合难,聚散自有时。
明晨俶行装,又与君别离。
城中纷华地,借屋得佳处。
居然俗士驾,欲诣不知路。
门前柳阴深,溪水清可度。
我行万里倦,颇觉懒成趣。
有时忽来坐,谈笑竟忘去。
孤云遂閒适,怅望心所寓。
平生旷荡怀,落笔题幽素。
要当居轩冕,此理常自悟。
酒兴方未阑,青山任朝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