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其二》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其二》全文
宋 / 李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梗]韵

避俗渊明心会景,祇咏孤松秀冬岭。

争识槎牙竹外枝,月上空阶间金影。

(0)
注释
避俗:避开世俗,追求隐逸生活。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心会:心灵相通,理解深刻。
景:景色,自然环境。
祇咏:只吟唱,专一赞美。
孤松:独自挺立的松树,象征坚韧不屈。
秀冬岭:寒冬中的秀丽山岭。
争识:谁能识别,注意到。
槎牙:竹子枝干错落不齐的样子。
竹外枝:竹林之外的松树枝条。
月上:月亮升起。
空阶:空荡的台阶,形容寂静无声。
间金影:月光洒在台阶上,形成金色的光影。
翻译
陶渊明避世之心与自然景色相契合,
只吟诵着寒冬中傲然独立的孤松。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吕所作,标题为《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幽深宁静的环境中对景物进行了细腻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的心境。

"避俗渊明心会景,祇咏孤松秀冬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以清净的心态去感受和理解大自然的景象。在这里,“避俗”意味着逃离世俗纷扰,而“渊明心会景”则是说以纯净无染之心来体悟山水之美。诗人独自吟咏着那冬日里孤傲挺立的松树和秀丽的山岭,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争识槎牙竹外枝,月上空阶间金影。"

这两句则描绘了夜景。诗人不仅在白天观赏自然美景,连夜晚也不能忘怀。在这里,“争识”可能是指与他人争辨或讨论,而“槎牙竹外枝”则是对夜色中竹枝的细腻描写。“月上空阶间金影”则描述了明亮的月光照在清冷的台阶上,投下了金色的光影。这样的景象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洁身自好的高雅情操,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吕
朝代:宋   籍贯:记诵过   生辰:1122—1198

李吕[1122年~1198年]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
猜你喜欢

浮淮

千里风催棹,三春客度淮。

却怜乡国异,祗与仆夫偕。

刍岂防河贵,鱼应入馔佳。

不堪舒病目,杼轴转伤怀。

(0)

夜宿临清公馆赠郑宪副德聚

朔风起庭树,宿鸟惊寒枝。

高馆敞虚寂,迢迢夜何其。

别来仅踰月,如隔三秋期。

所怀叙未终,示我琼瑶词。

银烛照绮席,酌我黄金卮。

谈笑意方适,坐久浑忘疲。

人生会合难,聚散自有时。

明晨俶行装,又与君别离。

(0)

霜花

曾闻青女手栽培,露冷风严彻夜开。

色借龙泉涵碎玉,光凝鸳瓦轶纤埃。

轻盈积素迷行佩,冷淡无香讶落梅。

何事太阳收拾却,又随流水到天台。

(0)

山中梦母

霜月照屋壁,霜风涌江波。

终夕不能寐,辗转思怀多。

忽梦吾母来,宛然度山阿。

但问儿衣薄,语短不及他。

儿寒尚可忍,地下知如何。

(0)

题云东轩

城中纷华地,借屋得佳处。

居然俗士驾,欲诣不知路。

门前柳阴深,溪水清可度。

我行万里倦,颇觉懒成趣。

有时忽来坐,谈笑竟忘去。

孤云遂閒适,怅望心所寓。

平生旷荡怀,落笔题幽素。

要当居轩冕,此理常自悟。

酒兴方未阑,青山任朝暮。

(0)

新年至湖上饮茶磨山绝顶

楞伽春水玉浮天,茶磨晴岚翠扫烟。

坐喜湖山收宿雨,眼看梅柳入新年。

等閒陈迹还成古,老大欢悰不似前。

日暮刚风吹酒醒,始知身在碧云巅。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