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萱北堂戺,翠叶何葳蕤。
深沾雨露恩,恐遭霜雪萎。
昔年初种时,短短根在土。
今年已著花,蕊擘金钗股。
花开仅十日,亲寿期千春。
常怀岁月迈,未报鞠育仁。
谁言可忘忧,离忧转如积。
临行绕萱丛,露濡彩衣湿。
树萱北堂戺,翠叶何葳蕤。
深沾雨露恩,恐遭霜雪萎。
昔年初种时,短短根在土。
今年已著花,蕊擘金钗股。
花开仅十日,亲寿期千春。
常怀岁月迈,未报鞠育仁。
谁言可忘忧,离忧转如积。
临行绕萱丛,露濡彩衣湿。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树萱吟》描绘了一幅温馨又寓意深远的画面。诗中以萱草(古人常以萱草象征母爱)为载体,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首句“树萱北堂戺,翠叶何葳蕤”,描绘了萱草生长在北堂边,叶片繁茂翠绿,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深沾雨露恩,恐遭霜雪萎”暗示了萱草得到了充足的滋养,同时也担忧会受到严寒的摧残,隐喻母亲的养育之恩如同雨露,而岁月流逝则让人担心不能长久回报。
“昔年初种时,短短根在土”回忆起萱草初生时的情景,根浅而小,象征着母亲的辛劳和付出。随着时光流转,“今年已著花,蕊擘金钗股”,萱草开花,犹如母亲的青春年华,虽短暂却灿烂。“花开仅十日,亲寿期千春”,表达对母亲长寿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最后两句“常怀岁月迈,未报鞠育仁”,诗人深深自责未能及时回报母爱,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感恩和愧疚。“谁言可忘忧,离忧转如积”,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带来的愁绪,使得原本的忧思更加深重。结尾“临行绕萱丛,露濡彩衣湿”,通过诗人临行前绕着萱草丛,衣衫被露水打湿的细节,形象地展现了他对母亲的不舍和牵挂。
整体来看,《树萱吟》以萱草为寄托,寓情于物,既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采兰无复养,婴此终天悲。
家空弱妹长,恐失桃夭时。
翠蔓倚长松,之子得所随。
衔杯款相遇,掺袂伤暂离。
洞庭春风高,杨柳绿江湄。
柴门归独掩,桂楫暮何之。
眷眷厚有馀,佳什犹在兹。
散帙渴精论,言诗伫良规。
惜哉片帆去,快若驷马驰。
东皋多乐事,归计勿迟迟。
江湖堪极目,非雾亦非烟。
故人相见,纵横高义薄云天。
已具萸尊茗话,怅望云中江树,不见子猷船。
日色隐林表,十里认帆竿。百年间,无个事,且安闲。
功名两字,茫然都堕有无间。
且尽身前一醉,休问古来今往,及取菊花残。
仙事占无据,竹帛笑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