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二月转疏帘,桐华辉辉映石楠。
邺架芸翻车满五,梁园春暖径函三。
和风皎月人相似,鲍逸庾新韵孰参。
赖有江河王百谷,蛩鸣也得佐玄谈。
黄鹂二月转疏帘,桐华辉辉映石楠。
邺架芸翻车满五,梁园春暖径函三。
和风皎月人相似,鲍逸庾新韵孰参。
赖有江河王百谷,蛩鸣也得佐玄谈。
这首诗描绘了仲春时节,黄鹂在疏帘间轻盈飞翔,桐花与石楠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诗人以邺架芸翻、车满五、梁园春暖、径函三等意象,展现了丰富的文化氛围。和风皎月与人的形象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意境。鲍逸庾新韵的对比,暗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最后,诗人借助江河、王百谷和蛩鸣等自然元素,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玄谈的向往。整体而言,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情感寄托。
君马踏边尘,绣帷妾一身。
仰天无过雁,俯水无游鳞。
酒难独自酌,蚁樽空浮春。
食亦不知味,驼峰徒荐珍。
忆昔送君君已醉,醉言更戍一年事。
兜鍪北去几寒暑,两地肝肠摧万里。
别来容貌似旧无,寄去衣裳知到未。
折柳丝丝紫塞心,对花片片青春泪。
夜闻琴瑟鼓邻家,人皆齐眉老年华。
不忍恨君翻自恨,长吁矫首天之涯。
几度虚传归信息,爱听乾鹊怕听鸦。
孤枕有时髣髴梦中见,觉来霜角咽梅花。
书云犹七日,阴极刚未长。
风吹六花开,飞舞隘穹壤。
一阳方欲来,和气已摩荡。
著地寂不声,入林发馀响。
与客同拥炉,寒威不到幌。
洗杓开蚁尊,下箸饫熊掌。
道旧惊物变,谈空湔尘想。
近诗稍阁笔,对此又技痒。
踏雪访梅花,更觉吟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