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鹊寒巢不暂宁,百年盗贼不曾停。
豺狼首领皆回顾,曾见青衣立汉庭。
燕鹊寒巢不暂宁,百年盗贼不曾停。
豺狼首领皆回顾,曾见青衣立汉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二)》。诗中以燕鹊和豺狼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战乱时代的社会景象。"燕鹊寒巢不暂宁",燕鹊在寒冷的巢穴中无法得到片刻安宁,暗示了人民在动荡年代的流离失所和不安定。"百年盗贼不曾停",则直接揭示了长期存在的战乱和贼寇横行的社会现实。
"豺狼首领皆回顾",将权臣或叛乱者比作豺狼,他们如同群狼中的领袖,各自盘算,相互窥视。"曾见青衣立汉庭","青衣"通常指地位低微的人,这里可能暗指忠心耿耿但无权势的臣子,他们在强大的权臣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局势动荡。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乱世的忧虑以及对忠诚之士命运的同情,寓言性强,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陈普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和个人感慨。
入梁逢故苑,度薛见馀宫。
尚识招贤阁,犹怀爱士风。
灵光一超远,衡馆亦蒙笼。
洞门馀旧色,甘棠留故丛。
送禽悲不去,过客慕难穷。
池竹徒如在,林堂暧已空。
远桥隔树出,迥涧隐岸通。
芳流小山桂,尘起大王风。
具物咸如此,是地感余衷。
空想陵前剑,徒悲垄上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