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过康王故第苑诗》
《行过康王故第苑诗》全文
南北朝 / 刘孝仪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入梁逢故苑,度薛见馀宫。

尚识招贤阁,犹怀爱士风。

灵光一超远,衡馆亦蒙笼。

洞门馀旧色,甘棠留故丛。

送禽悲不去,过客慕难穷。

池竹徒如在,林堂暧已空。

远桥隔树出,迥涧隐岸通。

芳流小山桂,尘起大王风。

具物咸如此,是地感余衷。

空想陵前剑,徒悲垄上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康王故第苑时所见之景,以及对往昔繁华与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入梁逢故苑,度薛见馀宫”,以“故苑”、“馀宫”点明地点,暗示此处曾是繁华之地,如今却只剩下遗迹。接着“尚识招贤阁,犹怀爱士风”,通过“招贤阁”和“爱士风”表达了对过往人才聚集、礼贤下士风气的怀念。

“灵光一超远,衡馆亦蒙笼”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灵光”、“衡馆”之变化,暗喻世事沧桑,昔日的辉煌已成遥远的记忆。“洞门馀旧色,甘棠留故丛”则通过“洞门”、“甘棠”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故地的荒凉与变迁。

“送禽悲不去,过客慕难穷”两句,借鸟儿的哀鸣和过客的思绪,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与怀念。“池竹徒如在,林堂暧已空”则以“池竹”、“林堂”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今非昔比。

“远桥隔树出,迥涧隐岸通”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观,通过“远桥”、“迥涧”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行进中的景色变换。“芳流小山桂,尘起大王风”则以“芳流”、“小山桂”、“大王风”等意象,寓言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

最后,“具物咸如此,是地感余衷”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的深深怀念。“空想陵前剑,徒悲垄上童”以“陵前剑”、“垄上童”的形象,寄托了对英雄人物的追思与对逝去童年的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康王故第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兴衰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刘孝仪
朝代:南北朝   生辰:484~550

南朝梁代文学家。名潜,以字行。刘孝绰弟。刘孝仪(484~550)初为始兴王萧法曹行参军,随同出镇益州,兼记室。后又随晋安王萧纲出镇襄阳。曾出使北魏。累迁尚书左丞,兼御史中丞。历任临海太守、豫章内史。后来侯景叛乱,州郡失陷。大宝元年(550)病逝。
猜你喜欢

夜步堤上三首·其一

世故生白发,意行无与期。

平生木上座,临老始相知。

月中沙岸永,岁暮河流迟。

留侯庙前柳,叶尽空离离。

百年信难料,剩赋奇绝诗。

(0)

和孙升之

姬国馀芳代有人,于今公子秀溪濆。

处心如水尚书市,能赋临流靖节君。

花岛红云春句丽,月梅疏影夜香闻。

囊开古锦湖山出,何意一星窥妙文。

(0)

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其一

大难词源三峡流,小难诗不数苏州。

了无徐生齐气累,正值宁子商歌秋。

鹄飞千里从此始,骥绝九衢谁得留。

岁晚烦君起我病,两篇三叹不能休。

(0)

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追拟五首·其一

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香新翠箬篷。

蘋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0)

醉卧道边觉而有赋

太华五千仞,天台四万丈。

一枝古藤如黑龙,天遣飘然寄闲放。

莫怪公卿不我知,我自不知渠是谁。

史书弄笔后来事,绣鞍宝带聊儿嬉。

旗亭烂醉官道卧,醒后无人数吾过。

世间恩怨一时空,且免它年送临贺。

(0)

醉中歌

文章日益近衰陋,风节久已嗟陵夷。

元祐大苏逝不返,庆历小范今谁知。

闭门学古人共笑,低头就俗我却疑。

脱衣幸可买渔艇,烂醉浩歌随所之。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