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哀诗七首·其一》
《七哀诗七首·其一》全文
元 / 伯颜(子中)   形式: 古风

有客有客何累累,国破家亡无所归。

荒村独树一茅屋,终夜泣血知者谁?

燕云茫茫几万里,羽翮铩尽孤飞迟。

呜呼我生兮乱中遘,不自我先兮不自我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流离失所、心怀悲痛的客人的形象,反映了战乱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首句“有客有客何累累”,以“累累”形容客人众多,暗示了战乱时期人民流离失所的景象。接着,“国破家亡无所归”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在国家破碎、家庭毁灭的情况下,人们无处可归的绝望与无助。

“荒村独树一茅屋,终夜泣血知者谁?”这两句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茅屋,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悲伤。夜晚的哭泣,不仅表现了个人的痛苦,也暗示了社会普遍存在的苦难与哀伤。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战争带给人民深重苦难的深切同情。

“燕云茫茫几万里,羽翮铩尽孤飞迟。”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主人公比作一只翅膀受伤、无法远飞的大雁,象征着在广阔天地间,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行动受到限制。同时,“燕云”作为地名,也隐含了辽阔的地域背景,强调了主人公处境的艰难与无奈。

最后,“呜呼我生兮乱中遘,不自我先兮不自我后。”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乱世的感慨,以及对于命运的无奈接受。通过“不自我先兮不自我后”的表述,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灾难的开始还是结束,都不是由他个人所能决定的,体现了对命运的深刻反思和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战乱时期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深度。

作者介绍

伯颜(子中)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望陵

本朝陵墓枕天山,巀嵲护灵虎豹闲。

入夜梧楸时淅沥,飞泉涧壑晚潺湲。

龙藏万里蟠王气,象卫千秋控帝关。

瞻望不胜埃滴意,严趋神路佩珊珊。

(0)

春日村居·其二

万竹东头一草亭,身閒不著息心铭。

午风语燕梨花院,春水浮鸥杜若汀。

世事到头真过客,人生回首即浮萍。

日高理罢沧浪鬓,閒课园丁种茯苓。

(0)

巢县山行遇雨

晓度金庭山,夕过白龙峡。

两峰争巑岏,乱石相倾压。

向背林木森,险斜蹊径狭。

数声猿啸哀,自在莺啼恰。

阴岩古松树,偃蹇露鲜甲。

三五田舍翁,隔溪荷锄锸。

云气竟濛濛,雨声常霎霎。

泥途讵可登,急涧良难涉。

仆夫已劳瘁,疲马力尤乏。

岂不惮驰驱,皇恩未覃洽。

(0)

寒夜听雪简参政郑公

飘飘飞雪响檐楹,卧听书堂欲二更。

映月未分窗外影,因风先送竹边声。

乍凝霜叶依林下,恍讶寒松绕涧鸣。

起坐披襟浑不寐,冰壶相对有馀清。

(0)

题商学士画兰

商公握笔倚清酣,爱写风光蕊半含。

无限王孙芳草恨,尽随烟雨入江南。

(0)

丹灶苍烟

左慈丹灶有遗踪,袅袅苍烟出碧松。

岩际虹光常不散,空中鹤驭已难逢。

随风飘影林峦暝,映日涵晖紫翠重。

几度停骖访灵异,居人遥指最高峰。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