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闻长笛,依稀鸾凤音。
三峰吹落月,一半驻空林。
人道水帘里,玉姜时弄琴。
神仙不可接,怅望白云深。
昨夜闻长笛,依稀鸾凤音。
三峰吹落月,一半驻空林。
人道水帘里,玉姜时弄琴。
神仙不可接,怅望白云深。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屈大均的《太华作(其二)》。诗中通过描绘昨夜听到的悠扬笛声,传达出一种神秘而美妙的意境。"昨夜闻长笛",以夜晚的笛声作为引子,引发读者遐想;"依稀鸾凤音",将笛声比喻为鸾凤鸣叫,暗示其高洁不凡。接下来的"三峰吹落月,一半驻空林",通过描绘笛声随风飘过山峰,甚至让月亮都为之摇曳,形象地表现出音乐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诗人进一步想象,这笛声似乎来自水帘之后,"玉姜时弄琴",将弹奏者比作仙女玉姜,增添了仙气与诗意。最后两句"神仙不可接,怅望白云深",表达了对这种超凡音乐境界的向往与无法触及的遗憾,以及对深邃自然的深深感叹。整体上,这首诗以音乐为媒介,营造出一种空灵、幽远的仙境氛围,体现了屈大均独特的艺术风格。
海天昏黑海雷吼,破浪鲸鲵秋夜走。
罗岳石摧百尺巅,瀛壖惊睹落星斗。
曩时清诲几过从,略分言情忘年友。
投我木李投我桃,至今尚未报瑶玖。
忽骑箕尾比列星,可是星宫悬已久。
不然德者福之基,应享三万六千寿。
如何人瑞地行仙,仅称六十有六叟。
人语传来半信疑,十分遥望伤八九。
二百里外来讣音,岁辰月戌时在酉。
其日乘鸾上碧霄,何时化鹤归黄耇。
任呼返魄与招魂,一意星回帝左右。
霜寒露冷又风酸,天问无辞空搔首。
楚些哀遍思旧铭,白马素车我敢后。
啼鹃溅血泪星星,献以冥镪祭以酒。
大梦长眠杳九泉,人琴感叹知耶否。
石之火矣电之光,古往今来谁不朽。
生顺死安两无惭,如此羽化何所负。
芙蓉城里是故家,莫说其乡无何有。
《挽石朴斋》【清·章甫】海天昏黑海雷吼,破浪鲸鲵秋夜走。罗岳石摧百尺巅,瀛壖惊睹落星斗。曩时清诲几过从,略分言情忘年友。投我木李投我桃,至今尚未报瑶玖。忽骑箕尾比列星,可是星宫悬已久。不然德者福之基,应享三万六千寿。如何人瑞地行仙,仅称六十有六叟。人语传来半信疑,十分遥望伤八九。二百里外来讣音,岁辰月戌时在酉。其日乘鸾上碧霄,何时化鹤归黄耇。任呼返魄与招魂,一意星回帝左右。霜寒露冷又风酸,天问无辞空搔首。楚些哀遍思旧铭,白马素车我敢后。啼鹃溅血泪星星,献以冥镪祭以酒。大梦长眠杳九泉,人琴感叹知耶否。石之火矣电之光,古往今来谁不朽。生顺死安两无惭,如此羽化何所负。芙蓉城里是故家,莫说其乡无何有。
https://shici.929r.com/shici/aX3u52Xh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