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憔悴未归身,羞作须江入社人。
自是愁多无好句,不关诗瘦与伤春。
白头憔悴未归身,羞作须江入社人。
自是愁多无好句,不关诗瘦与伤春。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次韵魏定甫早春题咏五首(其四)》。诗中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面容憔悴的诗人,他并未归隐山林,却羞于以须江入社的身份自居。诗人的愁绪深重,以至于难以写出佳句,这并非因为诗才枯竭或是对春天的感伤,而是内心的忧愁所致。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白头未归身,既是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慨,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羞作须江入社人,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地位或身份认同的某种挣扎与矛盾。而“自是愁多无好句”,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创作状态,愁绪满溢,灵感匮乏,无法捕捉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化为诗句。最后,“不关诗瘦与伤春”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愁绪的根源并非来自诗艺的衰退或是对春天的哀叹,而是更为深层的情感波动和人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感受。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艺术价值和社会角色的深刻思考。
五世衣冠盛本朝,宁论妻织与儿樵。
顾予始就山居乐,未放诗书便泬寥。
君不见先君往在康定中,奉诏经略河西戎。
大顺胡芦尽耕稼,贼书不到秦关东。
边人咸识侍中子,至今犹说将军似。
给事文武龙图贤,大冯小冯安足言。
龆年书传有肝胆,二十起家车槛槛。
蛟龙云雨时可用,麒麟图画功非晚。
况闻驰传厌山谷,顷时河陇严飞挽。
朝廷属休兰会兵,秦人倚庆为长城。
时平斥候正须远,军闲留田未宜轻。
东风浩浩吹榆柳,相劝西城古原酒。
班春曷不问遗老,先公远谋尚多有。
女郎山下万貔貅,部曲肥马身轻裘。
比曹赏肠饱无用,谈话岂得希封侯。
赵边今日须李牧,士无超距姑食肉。
穷邦无以糊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