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重叠粉团高,有客晨兴洒墨毫。
百两真珠难买得,越峰压倒涌金涛。
吴山重叠粉团高,有客晨兴洒墨毫。
百两真珠难买得,越峰压倒涌金涛。
这首诗描绘了高房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峦的重叠与高耸,以及晨光中画家挥毫泼墨的场景。"吴山重叠粉团高",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峦比作层层叠叠的粉色团块,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起伏和高度。"有客晨兴洒墨毫"则展现了画家在清晨的创作状态,通过“洒墨毫”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画家创作时的激情与投入。
接着,“百两真珠难买得”,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山景之美比作价值连城的珍珠,强调了高房山景色的珍贵与独特。最后,“越峰压倒涌金涛”,将山峰与海浪进行对比,山峰仿佛压倒了汹涌的金色波涛,进一步突出了山势的雄伟和壮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房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与追求。
四山飒沓江水流,两岸西风芦荻秋。
渔歌杳杳隔港浦,烟波冥冥来孤舟。
渔人举网得赤鲤,鱼尾筛筛相顾喜。
撑船就岸维树旁,夕阳篷底炊烟起。
白鹭洲边随意浴,孤云岩际无心逐。
月明烟岸撇波去,格磔一声山水绿。
著处山川秀可娱,何妨投隙数驱车。
韶华已过三分一,岁律才经半月馀。
北海樽罍虽自满,东阳篇咏不宜疏。
惟愁南国春多雨,谁把繁阴为扫除。
风雨夜寒新,空斋感慨频。
诗书穷不放,灯火静相亲。
眺听时怀土,低摧动畏人。
漫书成咄咄,远吠厌狺狺。
念昔罹忧患,唯君共苦辛。
漂流数千里,会合十馀旬。
各闵伤弓翼,聊同煦沫鳞。
谁知公冶罪,众笑伯龙贫。
隔绝今一水,暌离将再春。
喜篇数为贶,尺牍亦相珍。
倚伏时难定,屯亨理亦循。
剑埋犹有气,蠖屈尚能伸。
邦国方登俊,江湖且放神。
不忧知在命,任重莫如身。
白首襟期远,青云志业均。
陶然任元化,慎勿损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