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隐居》
《隐居》全文
宋 / 赵良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习静深山里,幽栖趣偪真。

青楼何足契,白雪故相亲。

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圣贫。

昔人嘉遁汉,我亦爱逃秦。

(0)
翻译
在寂静深远的山林中,我悠然隐居,心境接近真实。
繁华的青楼并不符合我的志趣,只有高雅的诗篇能让我感到亲近。
坚守道德原则,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改初心,藏书虽多,但心灵富足并不等同于物质富有。
古人赞赏汉代的隐逸生活,我同样喜爱逃离尘世,追求秦时的宁静。
注释
习静:安静的环境。
深山里:偏远的山区。
幽栖:隐居。
偪真:贴近真实。
青楼:豪华的楼房,常指妓院或娱乐场所。
契:符合。
白雪:比喻高雅的诗文。
守道:坚守道德。
妨:妨碍。
困:困境。
圣贫:精神上的富有。
昔人:古人。
嘉遁:赞美逃避世俗。
汉:汉代,这里泛指古代。
逃秦:逃离秦朝,这里可能象征逃离尘世。
鉴赏

这首诗名为《隐居》,作者是宋代诗人赵良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和追求。首句“习静深山里”描绘了诗人选择在寂静深远的山林中修身养性,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的热爱。接着,“幽栖趣偪真”强调了这种隐居生活能让人的心境接近于真实,远离尘世的纷扰。

诗人进一步通过对比,表达对世俗繁华的不屑:“青楼何足契”,青楼代表的是喧嚣的都市和浮华的生活,而他认为这些并不符合自己的心境。“白雪故相亲”则借用了高洁的白雪来象征纯洁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表明他更倾向于与清雅之物为伴。

“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圣贫”这两句,诗人强调坚守道德原则,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改其志,同时,丰富的藏书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物质富足,但精神世界的丰富使他视贫困如无物。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最后,诗人以“昔人嘉遁汉,我亦爱逃秦”作结,借用古代隐士的故事,表达自己也愿意效仿前贤,逃离尘世的束缚,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真理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赵良坡
朝代:宋

赵良坡,字深甫,号云山,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太宗十一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三)。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宋末知广州府,为元兵生获,放归。逾年元将欲荐于朝,不屈死。事见清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今录诗六首。
猜你喜欢

句·其三

閒处谩忧当世事,静中方识古人心。

(0)

答黄叔旸

冥鸿倦云飞,敛翼退遵渚。

秋虫感时至,自野来在宇。

老我久合归,溪山况延伫。

俯此沙水清,面被烟尘聚。

龙断既冲冲,澜倒亦吁吁。

岂无砥中立,而不改风雨。

忽忻远寄声,秀句盈章吐。

灿烂炯寒芒,晴空见冰柱。

颇闻词场笔,漫焉叶如土。

黄粱枕上过,得之亦不处。

独行固不移,犹在审去取。

(0)

朝中措.山父赏牡丹,酒半作

画堂栏槛占韶光。端不负年芳。

依倚东风向晓,数行浓淡仙妆。

停杯醉折,多情多恨,冶艳真香。

只恐去为云雨,梦魂时恼襄王。

(0)

再用前韵·其一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

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

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

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0)

积翠楼·其一

手扪霄汉摘天星,脚踏丹梯最上层。

须信神仙足官府,能令鸡犬亦飞升。

(0)

清凉寺

秋月春花迹未陈,衮龙曾绕梦中身。

夷门金鼓从天落,惊起床头鼻鼾人。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