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鸿倦云飞,敛翼退遵渚。
秋虫感时至,自野来在宇。
老我久合归,溪山况延伫。
俯此沙水清,面被烟尘聚。
龙断既冲冲,澜倒亦吁吁。
岂无砥中立,而不改风雨。
忽忻远寄声,秀句盈章吐。
灿烂炯寒芒,晴空见冰柱。
颇闻词场笔,漫焉叶如土。
黄粱枕上过,得之亦不处。
独行固不移,犹在审去取。
冥鸿倦云飞,敛翼退遵渚。
秋虫感时至,自野来在宇。
老我久合归,溪山况延伫。
俯此沙水清,面被烟尘聚。
龙断既冲冲,澜倒亦吁吁。
岂无砥中立,而不改风雨。
忽忻远寄声,秀句盈章吐。
灿烂炯寒芒,晴空见冰柱。
颇闻词场笔,漫焉叶如土。
黄粱枕上过,得之亦不处。
独行固不移,犹在审去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游九功所作的《答黄叔旸》。诗中,诗人以冥鸿自比,表达厌倦世俗、渴望归隐的心情。他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虫鸣叫,引发了他的归隐之情。诗人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应该回归山水之间,享受清静的生活。然而,面对世事纷扰,他虽有坚守正道的决心,但仍对朋友黄叔旸寄来的佳句感到欣喜,赞赏其诗句犹如晴空中闪烁的冰柱,明亮而清新。
然而,诗中也批评了词坛的某些现象,比喻为“词场笔漫焉叶如土”,暗示词风浮夸,缺乏实质内容。诗人认为,即使短暂的荣华如黄粱一梦,也不应执着追求,而应保持独立思考,审慎选择人生道路。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游九功在面对世俗诱惑时的坚定立场和高尚情操。
诗勿惊人日以昌,巍科只待赋阿房。
源深元自流三峡,干老今谁敌豫章。
肯向洛阳寻白傅,曾从江夏学黄香。
漠廷结绶君家事,不羡弹冠贡与王。
蚤看媠鹏万里风,晚陪剑履大明宫。
谁知九郡提封广,还许三年使事同。
我合挂冠寻旧隐,君当补衮用新功。
中兴盛事人应说,五纪吾邦四少蓬。
青城小语庆新阳,共向红云拜玉皇。
六日七分惊岁月,五更三点忆班行。
属车谁从黄麾仗,钓艇还飞白羽觞。
犹胜去年三馆客,十人八处耿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