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仞峰头佛日晴,云端忽见两僧迎。
篝灯宴坐昙华结,汲水煎茶雪浪生。
翠竹黄花同入偈,蛟龙丘蚓杂题名。
石房夜冷难成寐,恼杀荒鸡不肯鸣。
千仞峰头佛日晴,云端忽见两僧迎。
篝灯宴坐昙华结,汲水煎茶雪浪生。
翠竹黄花同入偈,蛟龙丘蚓杂题名。
石房夜冷难成寐,恼杀荒鸡不肯鸣。
这首明代杨慎的《百福寺夜宿》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千仞峰头的佛寺中所见所感。首句“千仞峰头佛日晴”展现了寺庙所在之地高峻壮丽,阳光普照,佛光笼罩,气氛宁静。第二句“云端忽见两僧迎”,通过云雾缭绕中两位僧人出迎,表现出僧侣们的热情好客和寺内生活的神秘。
“篝灯宴坐昙华结”写的是诗人围坐篝火,静心禅定,观察着昙花开放的瞬间,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禅修的深刻。接下来,“汲水煎茶雪浪生”则描绘了僧人们在山泉边煮茶的情景,水声如雪浪翻滚,增添了诗意的意境。
“翠竹黄花同入偈”表达了诗人将自然景色融入禅修的境界,将竹与花的意象与佛法融合,体现了佛教中的空灵之美。“蛟龙丘蚓杂题名”则暗示了寺内石壁上刻有经文或僧人的名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两句“石房夜冷难成寐,恼杀荒鸡不肯鸣”,以寒冷的夜晚和不鸣叫的野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静寂,以及对禅修生活的深深体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出诗人对佛寺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对禅修的深深敬仰。
峰头欲刺天,石脚不著地。
怒同虎豹蹲,耸作干将利。
一洞境一转,曲若穿珠蚁。
何年灵鹫峰,来此作游戏。
团团千菩萨,刻石徒好事。
何补山川灵,已凿混沌意。
山灵遭俗手,想尔亦短气。
颇怪寺中僧,指客夸灵异。
小坐冷泉亭,泉声四山沸。
即此生道心,悠然得静契。
好诗忽然成,飞来亦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