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年芳催老,悄立遍阑干危碧。
怨花后期,无言花暗泣,黦地谁惜?
更洒黄昏雨,水环风佩,数断红消息。
罗裳自染秋江色。穗帐才遮,珠茵旋积。
盈盈,怎堪搴摘?只轻朱薄粉,愁上簪帻。
西园霜夕,照清池宴席。步绮淩波地,成往迹。
尊前换尽吟客。纵仙城梦见,玉颜非昔。
钗钿坠似曾相识。
终不向一镜东风媚晚,鬓边狼藉。
飘零恨独在江国。怕旧题锦段重重泪,无人赠得。
又年芳催老,悄立遍阑干危碧。
怨花后期,无言花暗泣,黦地谁惜?
更洒黄昏雨,水环风佩,数断红消息。
罗裳自染秋江色。穗帐才遮,珠茵旋积。
盈盈,怎堪搴摘?只轻朱薄粉,愁上簪帻。
西园霜夕,照清池宴席。步绮淩波地,成往迹。
尊前换尽吟客。纵仙城梦见,玉颜非昔。
钗钿坠似曾相识。
终不向一镜东风媚晚,鬓边狼藉。
飘零恨独在江国。怕旧题锦段重重泪,无人赠得。
这首清代词人郑文焯的《六丑·芙蓉谢后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中残荷凋零的画面,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起句“又年芳催老”直接点出岁月催人老的主题,随后通过“悄立阑干危碧”和“怨花后期”表达对落花的惋惜与期待落空的哀怨。词人感叹花儿无人怜惜,又被黄昏雨打湿,显得凄凉。
“罗裳自染秋江色”形象地写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接下来的“穗帐”、“珠茵”等描绘了华美的环境,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失落。词人感叹芙蓉之美难以采摘,只能任其凋零,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无奈。
“西园霜夕”、“玉颜非昔”等句进一步深化了时光变迁的感慨,昔日宴席上的繁华已成过往,只剩诗人独自凭吊。结尾处,“飘零恨独在江国”表达了词人的漂泊之感和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无法挽回的遗憾。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哀愁。
朔风吹沙天冥冥,愁云压塞边风腥。
胡儿执麾背人立,传道单于令行急。
蒙茸胡帽貂鼠裘,谁信宫袍泪痕湿。
汉家恩深幸不早,此身终向胡中老。
此身傥负汉宫恩,杀尽青青原上草。
鸳鸯湖东武塘西,桃花满川蒲叶齐。
春风二月微雨霁,鹅鸭拍水黄莺啼。
推窗只见参差柳,柳色波光淡于酒。
乌纱官帽半笼头,紫竹渔竿长在手。
平生爱读内景书,往往适意追禽鱼。
开门懒迎俗士驾,拄杖每叩高僧庐。
客来举酒邀明月,细瀹松涛煮春雪。
但觉身无俯仰劳,安知世有东西别。
今年扈从来大梁,锦袍白马青丝缰。
信陵宅畔暮鸦集,朱亥门前秋草黄。
轮番夜直中书省,霜华满巾须发冷。
粉署香销紫绮袍,碧梧影落黄金井。
魂梦时时到草堂,曲栏花药漫分行。
他年得遂归田计,多种墙阴十亩桑。
烧灯城郭嫩寒天,早觉春光满眼前。
山翠全轻犹带雪,柳丝才长便宜烟。
佳人挑菜宁辞远,公子寻芳各斗先。
从此陌头车马动,谁能闲坐负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