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霜雪降,寒月光逾凉。
独夜起徘徊,矫首中庭望。
三垣何闇汶,列宿纵横行。
天狼射丸丸,舒光异平常。
旄头当天明,弧矢驰不张。
天道不可知,叹息徒徬徨。
仲冬霜雪降,寒月光逾凉。
独夜起徘徊,矫首中庭望。
三垣何闇汶,列宿纵横行。
天狼射丸丸,舒光异平常。
旄头当天明,弧矢驰不张。
天道不可知,叹息徒徬徨。
这首清代诗人陆世仪的《感遇诗(其七)》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仲冬霜雪降,寒月光逾凉”以霜雪和寒冷的月光渲染出冬夜的寂静与凄冷。接着,“独夜起徘徊,矫首中庭望”表达了诗人孤独无眠,在庭院中仰望星空的情景。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星象:“三垣何闇汶,列宿纵横行”,这里的“三垣”和“列宿”是古代天文术语,象征着浩渺的宇宙,而“闇汶”则形容星辰密集,显得深邃而神秘。接下来,“天狼射丸丸,舒光异平常”借天狼星(犬星)的光芒异常来暗示时局动荡或个人际遇的不寻常。
“旄头当天明,弧矢驰不张”中的“旄头”和“弧矢”也是星宿名,诗人借此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天道不可知,叹息徒徬徨”则流露出诗人对命运无常和人生哲理的深深感慨,感叹世事难测,只能在彷徨中寻求答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思考与无奈,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
金陵往来二十年,梦落复成桥水边。
疏林丛竹隔水看,蒋山如屏当我前。
此园未成先造意,剪取溪水收云烟。
缚茅编篱极惨淡,口不能道心谓然。
眼前风景人未觉,引子入胜中有天。
来游何止千百辈,谁者领略真萧闲。
我去复来如燕子,濠堂无处寻巢痕。
喜君久为此园主,收拾世事归诗篇。
岂知兴亡一弹指,故国安在园空存。
君虽未归归亦得,但恐百感伤心魂。
图成哀歌予和汝,默数旧恨毋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