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酌郑太史于东皋》
《酌郑太史于东皋》全文
明 / 陈子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竹坞亭亭任客看,槛前烟水泛清澜。

风流本自山灵合,天地真从我法宽。

舞鹤一双形共影,梅花三百暖兼寒。

不教细拨琵琶语,潦倒高阳又整冠。

(0)
鉴赏

此诗《酌郑太史于东皋》由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描绘了一幅在东皋与友人饮酒赏景的雅致画面。诗中以竹林、烟水、风、鹤、梅等自然元素为载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意境。

首句“竹坞亭亭任客看”,描绘了竹林中亭亭玉立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客人准备的一处静谧之所。接着“槛前烟水泛清澜”,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烟波浩渺的水面泛起清澈的涟漪,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风流本自山灵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认为山川灵气与人的风流气质相得益彰。接下来“天地真从我法宽”,则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认为天地间的一切都应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舞鹤一双形共影,梅花三百暖兼寒”,通过鹤舞与梅花的描写,展现了冬日里的一抹生机与温暖。鹤的翩翩起舞与梅花的傲霜斗雪,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美丽的画面,寓意着即使在严寒之中,也能找到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不教细拨琵琶语,潦倒高阳又整冠”,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琐事所困扰,宁愿保持高洁自守的态度。整冠的动作,既是对自身形象的整理,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审视与净化,体现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坚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作者介绍

陈子壮
朝代:明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猜你喜欢

折丹桂

害风故著言谈引。全道应难忍。

荣华攀爱已捐除,谩调和,教你尽。

好将心脉时时诊。道服须支准。

前篇词意请消详,这番儿,催得紧。

(0)

凤栖梧.清明前三日因微雨过示众

割爱忘情惟谨谨。兔走乌飞,催逼年华迅。

又是清明将欲近。家家烟火宜防慎。

和气氤氲当宝运。细雨廉纤,不负阳春信。

造化工夫犹此进。仙葩迤逦飘香韵。

(0)

踏云行

静里喧喧,闹中寂寂。灵源妙用谁能识。

两般颠倒入虚无,自然显个真消息。

气过三关,神游八极。绵绵来往无踪迹。

此时休歇罢参寻,前程路上忘疑惑。

(0)

鹊桥仙

槐根梦觉,瓜田岁暮,白发新来无数。

长安迁客望朱崖,未唤得、烟霄失路。

西州芍药,南州琼树,香满云窗月户。

蒺藜沙上野花开,也算却、春风一度。

(0)

点绛唇.宜男

绿澹香浓,旧曾百子池边种。碧筵孤耸。

惊堕钗头凤。檀粉轻拈,若怕蜂腰重。天花供。

一枝谁送。寂寞南华梦。

(0)

南乡子

衰思怯登楼。百感中来不自由。

天意时情谁解得,悠悠。一片黄云画角秋。

汾水绕城流。流尽朱颜到白头。

万事且休论一醉,都休。前日黄花蝶已愁。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