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澹香浓,旧曾百子池边种。碧筵孤耸。
惊堕钗头凤。檀粉轻拈,若怕蜂腰重。天花供。
一枝谁送。寂寞南华梦。
绿澹香浓,旧曾百子池边种。碧筵孤耸。
惊堕钗头凤。檀粉轻拈,若怕蜂腰重。天花供。
一枝谁送。寂寞南华梦。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雅而略带寂寥的画面。"绿澹香浓"四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宜男草的色泽和香气,暗示其生机盎然。"旧曾百子池边种"则让人想起宜男草的传统种植地点,似乎带着历史的痕迹和回忆。
"碧筵孤耸"描绘了翠绿色的宜男草在池畔独立的姿态,"惊堕钗头凤"则借钗头凤的形象,暗示女子对宜男草的欣赏与喜爱,甚至可能将其视作佳人般的美好象征。"檀粉轻拈"进一步细腻地刻画出女子对宜男草的呵护,仿佛担心它过于娇弱,怕被蜂蝶压弯。
"若怕蜂腰重"运用比喻,将宜男草比作女子的纤细腰肢,形象生动。"天花供"则寓意宜男草的洁净和神圣,如同天上的仙花一般。然而,"一枝谁送"又透露出一种无人欣赏、孤独无依的情感,引出"寂寞南华梦",暗含词人对理想或爱情的追寻,却只能在梦境中寻觅的落寞。
整体来看,元好问的《点绛唇·宜男》通过宜男草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孤独境遇的感慨,词风婉约,情感深沉。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