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泓泉,濯濯清不浑。
下有到地株,上有号云猿。
积石从西来,岁久根遂蟠。
如何百年后,雕凿加钻刓。
我恨来最迟,不见真气完。
万物自有弊,至理难穷言。
南山有泓泉,濯濯清不浑。
下有到地株,上有号云猿。
积石从西来,岁久根遂蟠。
如何百年后,雕凿加钻刓。
我恨来最迟,不见真气完。
万物自有弊,至理难穷言。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之泉的独特景象与深层寓意。诗人以南山之泉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与变迁的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首句“南山有泓泉,濯濯清不浑”,开篇即点明了泉水的清澈与纯净,同时“濯濯”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的明亮与活力,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接着,“下有到地株,上有号云猿”两句,通过“到地株”与“号云猿”的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与生命的多样性。
“积石从西来,岁久根遂蟠”描述了山石的积累与时间的流逝,根系在岁月的洗礼下盘根错节,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然而,“如何百年后,雕凿加钻刓”则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忧虑与反思。
最后,“我恨来最迟,不见真气完”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亲见自然完整状态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渴望与尊重。“万物自有弊,至理难穷言”则以哲思收尾,指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与局限,强调了理解自然与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与深刻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湘累掩袂悲宗国,白日无辉天改色。
幽辞几曲绪愁心,兰茝千年馨九域。
诸家步骤必累君,一鹤千鸡终不群。
夜窗罢诵掩松月,半榻齁齁梦楚云。
疑累不死犹声响,叩玉锵金入吾掌。
孔鸾互集眩西东,神鬼哀吟惊下上。
纷纷得丧已茫然,古人孰与今人贤。
不扃破屋贫仍住,折足方床病且眠。
不愿封醉乡侯,傲睨万物意悠悠。
糟床枕籍迷昏晓,颠倒乾坤象罔流。
不愿学海上翁,南山北斗絜其终。
飘然一举超人世,出入鞭霆与驾风。
得仙得酒诧臻此,薄说江乡贫病士。
大非贫病宁彼知,色相声音咸脱矣。
荷锄日日独出门,遇馌相呼田父恩。
得诗辄引焚其稿,心与长江泯泯论。
《和李茂卿大理见寄》【明·张吉】湘累掩袂悲宗国,白日无辉天改色。幽辞几曲绪愁心,兰茝千年馨九域。诸家步骤必累君,一鹤千鸡终不群。夜窗罢诵掩松月,半榻齁齁梦楚云。疑累不死犹声响,叩玉锵金入吾掌。孔鸾互集眩西东,神鬼哀吟惊下上。纷纷得丧已茫然,古人孰与今人贤。不扃破屋贫仍住,折足方床病且眠。不愿封醉乡侯,傲睨万物意悠悠。糟床枕籍迷昏晓,颠倒乾坤象罔流。不愿学海上翁,南山北斗絜其终。飘然一举超人世,出入鞭霆与驾风。得仙得酒诧臻此,薄说江乡贫病士。大非贫病宁彼知,色相声音咸脱矣。荷锄日日独出门,遇馌相呼田父恩。得诗辄引焚其稿,心与长江泯泯论。
https://shici.929r.com/shici/XIS5nvq.html
经行大岭山,登陟路危险。
鸟道凌千寻,羊肠纡九转。
担摩肩血赪,屦啮足皮茧。
人家俯欹崖,农屋梯层巘。
舂碓水倾槽,馔厨泉注笕。
床折支青松,础坏蚀苍藓。
在昔事游劫,啸聚俗污染。
而今沐圣化,顽犷渐消遣。
嗟我职牧民,才疏自惭腼。
一念怀慈仁,寸心抱忠蹇。
涵濡德未融,施设政犹浅。
三年极抚绥,凶邪期脱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