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曾同入,南宫复雁行。
尝寮虽具尔,投分独难忘。
荣悴无多异,漂零共一乡。
遥欣访萧寺,颠倒曳衣裳。
东观曾同入,南宫复雁行。
尝寮虽具尔,投分独难忘。
荣悴无多异,漂零共一乡。
遥欣访萧寺,颠倒曳衣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属于中唐以降词风影响下的古体诗。从字面上看,诗人通过对昔日同僚共事场所的回忆,抒发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困顿处境的无奈感慨。
“东观曾同入,南宫复雁行”两句,描绘了一种共同经历和往事重温的情景。东观、南宫可能是指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职务,诗人与朱希真(此处应为朱希真的字)一同进入这些地方,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工作关系。
“尝寮虽具尔,投分独难忘”表明尽管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但对于那段共同生活的记忆,诗人却无法忘怀。这里的“尝寮”指的是官署中的餐厅或食堂,“投分”则意味着分享和分担。
“荣悴无多异,漂零共一乡”这两句通过对比荣枯(兴衰)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过去之间差距的感慨。尽管在世事变迁中个人的地位或处境可能有所不同,但最终归根到底还是漂泊一方。
“遥欣访萧寺,颠倒曳衣裳”则描写了诗人对远方某座寺庙的向往之情。这里的“遥欣”表达了一种心向往之的情感,而“颠倒曳衣裳”则形象地展现了行走中不经意间衣角被风吹起的场景,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前困顿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情谊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悟。
湖上逢君亦不闲,暂将离别到深山。
飘蓬惊鸟那自定,强欲相留云树间。
孤舟上水过湘沅,桂岭南枝花正繁。
行客自知心有托,不闻惊浪与啼猿。
一尺圆潭深黑色,篆文如丝人不识。
耕夫云住赫连城,赫连城下亲耕得。
镜上磨莹一月馀,日中渐见菱花舒。
金膏洗拭鉎涩尽,黑云吐出新蟾蜍。
人言此是千年物,百鬼闻之形暗慄。
玉匣曾经龙照来,岂宜更鉴农夫质。
有时霹雳半夜惊,窗中飞电如晦明。
盘龙鳞胀玉匣溢,牙爪触风时有声。
耕夫不解珍灵异,翻惧赫连神作祟。
十千卖与灵台兄,百丈灵湫坐中至。
溢匣水色如玉倾,儿童不敢窥泓澄。
寒光照人近不得,坐愁雷电湫中生。
吾兄吾兄须爱惜,将来慎勿虚抛掷。
兴云致雨会有时,莫遣红妆秽灵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