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笔多苇管近又得竹笔匣因作绝句》
《予笔多苇管近又得竹笔匣因作绝句》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竹奁苇管可幽居,前日曾藏万卷书。

烽火不知南北渡,祝兹微物莫愁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ōwěiguǎnjìnyòuzhúxiáyīnzuòjué
sòng / cháoshuōzhī

zhúliánwěiguǎnyōuqiáncéngcángwànjuànshū

fēnghuǒzhīnánběizhùwēichóu

注释
竹奁:用竹子制作的盒子。
苇管:用芦苇制成的笔筒。
幽居:安静的居住环境。
曾:曾经。
万卷书:大量的书籍。
烽火:古代战争中传递信息的烟火。
南北渡:不分南北的过境。
祝兹:祝愿这。
微物:微小的事物,此处指书籍。
莫愁予:不要为我担忧。
翻译
竹制的盒子和芦苇笔筒可以作为隐居之所
之前这里曾藏有无数卷书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说之对简朴文具的喜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竹奁苇管可幽居",他赞赏竹制的笔匣和苇管笔,认为它们适合隐居生活,反映出他对自然与简朴的崇尚。"前日曾藏万卷书",暗示了诗人过去的学问渊博和对知识的珍视。

"烽火不知南北渡"暗指战乱时期,诗人希望战火能远离,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一句"祝兹微物莫愁予",诗人以祝福的姿态,祈愿这些微小的文具在战乱中能得到保全,不必为自己担忧,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物我关系的微妙处理。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日常物件寄托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思考。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忆梦得

齿发各蹉跎,疏慵与病和。

爱花心在否,见酒兴如何。

年长风情少,官高俗虑多。

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

(0)

春日题杜叟山下别业

白鸟群飞山半晴,渚田相接有泉声。

园中晓露青丛合,桥上春风绿野明。

云影断来峰影出,林花落尽草花生。

今朝醉舞同君乐,始信幽人不爱荣。

(0)

浣溪沙·其一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0)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

顿愈头风疾,因吟口号诗。

文章纷似绣,珠玉布如棋。

健羡觥飞酒,苍黄日映篱。

命童寒色倦,抚稚晚啼饥。

潦倒惭相识,平生颇自奇。

明公将有问,林下是灵龟。

(0)

陇头吟

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

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自古蕴长策,况我非才智。

无计谢潺湲,一宵空不寐。

(0)

令诗

丧乱悠悠过纪。白骨从横万里。哀哀下民靡恃。

吾将以时整理。复子明辟致仕。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