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陇头吟》
《陇头吟》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

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自古蕴长策,况我非才智。

无计谢潺湲,一宵空不寐。

(0)
注释
借问:请问,借机询问。
陇头水:指陇山一带的水流,常用来象征边地的景物及思乡之情。
终年:整年,全年。
恨何事:为何事而愁恨。
深疑:深深怀疑,非常疑惑。
呜咽声:像哭泣一样的声音,这里形容水流的声音。
中有:其中含有,暗含。
征人泪:远征战士的眼泪,象征思乡与战争的哀伤。
自古:从古至今,历来。
蕴长策:蕴含着深远的计谋或策略。
况我:何况我。
非才智:没有出众的才能和智慧。
无计: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谢:此处意为安抚、感谢,有无奈应对之意。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形容溪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一宵:一夜。
空不寐:白白地无法入睡,形容失眠。
翻译
请问陇山头的流水,为何终年似乎都满怀愁绪?
我深切怀疑那潺潺的流水声中,藏着离家战士的泪水。
自古以来多少深远的计谋策略,更何况我并非才华横溢、智慧过人。
无法想出办法来抚慰这不息的流水,一夜之间只能空自无眠。
鉴赏

这首诗是《陇头吟》,由唐代诗人罗隐所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个人无为才能之痛。

“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 这两句开篇便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通过询问边塞之水流向何方,隐喻着诗人对于战争连绵、国力耗散的深沉哀痛。

“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写了边塞战事带来的悲凉气氛和士兵离别家园的哀伤。"呜咽声"暗示着战争的声音与远行征人的哭泣交织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战乱中的百姓和征人的深切同情。

“自古蕴长策,况我非才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力不足以解国之忧的无奈与自嘲。"自古蕴长策"指的是历史上那些治世安邦的良策,而"况我非才智"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觉得自己无法为国家出谋划策。

“无计谢潺湲,一宵空不寐。”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失眠之苦。"无计谢潺湘"意味着没有办法来缓解这份忧虑,而"一宵空不寐"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忧思过深而彻夜难以安眠的情景。

总体来说,罗隐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边塞战事的悲哀,以及个人能力不足以改变现状的无奈。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朱宗良吉甫巍甫佳甫方士功赵修甫彭稚修招饮

梧竹成阴送晚凉,可怜星聚在江乡。

倦游客己辞梁苑,大雅名今起豫章。

归棹琴樽堪作伴,还家松菊未全荒。

怀人千里看明月,偏照龙沙水一方。

(0)

寻乌利仙人旧迹

梦想仙人海上游,欲寻踪迹莽林丘。

霓裳碧落飞何处,玉趾青山此暂留。

勾漏丹砂犹未就,蓬莱双舄浪相求。

峰前明月参差夜,应载鸾笙过十洲。

(0)

留别仲交伯祥

谁怜落魄游千里,尚得长裾狎二豪。

时论共归江左玉,赋才应折广陵涛。

当垆夜倚花枝醉,绕树春吟野日高。

白璧敢轻投赠意,不堪秋雨梦蓬蒿。

(0)

营清泉精舍·其一

幽栖远愧王官谷,脩褉谁誇内史亭。

青壁旧藏高士传,草堂今映少微星。

茶烹石鼎分泉味,井问丹砂识地灵。

应是渔樵能混迹,十年江汉任飘零。

(0)

咏秋雁得频字

风烟违柳塞,霜气怆萧晨。

度险追飞急,凌空顾影频。

没云还结阵,乘雾正迷津。

乍起摇边思,长鸣逐旅人。

稻粱翻累性,矰缴独防身。

不及雕梁燕,衔泥远见亲。

(0)

别丘谦之以苏晋图奉赠

岂谓逃禅者,临岐欲别难。

昔联东省玉,今佩楚江兰。

落日催回舸,春风岸客冠。

披图见颜色,何异屋梁看。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