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荆扉掩,村前万物幽。
飞虫抟涧舞,鸣鹊抱巢修。
川上渔歌断,坡前牧课休。
淡烟随杖履,吾意自悠悠。
竹里荆扉掩,村前万物幽。
飞虫抟涧舞,鸣鹊抱巢修。
川上渔歌断,坡前牧课休。
淡烟随杖履,吾意自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傍晚景象。诗人吕从庆以细腻的笔触,将薄暮时分村庄小径上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一一展现。
首句“竹里荆扉掩”,描绘了竹林中简朴的门户紧闭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接着,“村前万物幽”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村庄前的静谧与深邃,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飞虫抟涧舞,鸣鹊抱巢修”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飞虫在山涧间翩翩起舞,鸣鹊则在巢边忙碌修缮,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赋予画面以生机与和谐。
“川上渔歌断,坡前牧课休”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另一面。河畔的渔歌唱声已渐渐消失,山坡上的牧童也停止了学习,一切都显得那么悠然自得,没有城市的喧嚣与忙碌。
最后,“淡烟随杖履,吾意自悠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淡淡的烟雾随着行人的脚步缓缓飘散,仿佛连时间都变得缓慢,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远,沉浸在这份宁静与自由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绘,展现了乡村傍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画荻丸熊,古有是人,今复见之。
想篝灯课读,声寒秋蟀,鸣机断素,候辨晨鸡。
辛苦休论,艰危独喻,兰折唯欣桂有枝。
神镫护,幸舟行屈曲,在水之湄。百年陵谷迁移。
倘重到麻姑鬓亦丝。
彼□人大盗,不操矛戟,承家弱息,敢堕门楣。
回忆当年,小人有母,罔极难酬空废诗。
披图看,甚高天厚地,局蹐如斯。
燕子归来,恰绿阴院宇,春事阑珊。
玉销香减,秋千架冷,凄迷柳色如烟。
螺青点出遥峰,正思眉妩弯环。
渐黄昏、有哀笳断续,追梦初还。
天半皓月徐行,恐嫦娥未肯,守定孤寒。
况人间世,好景不永,杯酒争解愁颜。
空阶步影徘徊,伊人远隔关山。
对清辉、想同此竟夕,倚遍雕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