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无稚子为应门,病有毗耶伴此身。
相府梵宫均是幻,却须舍宅即离尘。
老无稚子为应门,病有毗耶伴此身。
相府梵宫均是幻,却须舍宅即离尘。
这是一首表达出世思想和对佛法修持的追求之诗。其中“老无稚子为应门”表明年迈已高,无儿女依赖,故可随心所欲地去做某事,比喻出家人无牵挂;“病有毗耶伴此身”则是说身体虽有疾病,但佛法如影随形,是摆脱痛苦的良伴。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接着,“相府梵宫均是幻”一句,指的是世间的官职、寺庙都如同梦幻,不可长久。最后“却须舍宅即离尘”表达了诗人要放弃世俗的家宅,远离尘世之意。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出家的决心,体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吴淞江在吴城东,江头林木何青葱。
汾阳后人住林下,高堂不与时人通。
堂中慈母登寿考,八十春秋未为老。
簪中白发千丈长,镜里朱颜四时好。
降神之日近早秋,藕花风轻残暑收。
长筵广席盛罗列,驼峰凤髓皆珍羞。
贤子贤孙綵衣舞,玉树芝兰何楚楚。
座中贺客半诗人,琳琅大振珠玑吐。
酒酣笑指婺女星,共祝寿考还康宁。
瑶池蟠桃再结实,遐算直儗三千龄。
我与君家交最厚,南望乡山重回首。
安得还乡与寿筵,岁岁年年祝慈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