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夜重登凤凰台》
《月夜重登凤凰台》全文
明 / 张家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上高台已十年,重来一望思凄然。

清流不改终归海,明月多情只在天。

郭外荒村迷积草,城中远树带寒烟。

仙坛冷落笙箫断,独对云山曲槛前。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上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沧桑感与自然之美的感慨。

首联“不上高台已十年,重来一望思凄然”,开篇即点出时间跨度之长,以及诗人重访旧地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十年未至,再登高台,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过往的回忆,更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物是人非的哀叹。

颔联“清流不改终归海,明月多情只在天”,以自然景象喻示人生哲理。清流虽历经千回百转,最终仍归于大海,象征着事物的循环往复;而明月则永恒地挂在天空,表达了不变的真理与永恒的情感。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颈联“郭外荒村迷积草,城中远树带寒烟”,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又静谧的画面。郭外的荒村被茂盛的野草覆盖,显得格外荒凉;城中的远处树木笼罩在寒烟之中,更添了几分萧瑟。这一联通过对比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衰败,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观察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尾联“仙坛冷落笙箫断,独对云山曲槛前”,将视角转向了传说中的仙坛。仙坛本应是仙人聚会之地,如今却冷清无比,笙箫之声早已消失。诗人独自面对着云雾缭绕的山峦和弯曲的栏杆,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感慨。这一联不仅深化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张家珍
朝代:明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猜你喜欢

人日

客里逢人日,萧斋绝可怜。

雪消檐上雨,冰隔渡头船。

愁比春还早,宵来梦不全。

计寻方外去,儒服误多年。

(0)

望云庵观明郡主出家画像

金山山畔筑精庐,日诵楞严闭户居。

棕拂蒲团成结局,白头愁煞老尚书。

(0)

题自订年谱后·其二

吾谋不用拂衣归,绕屋清流静掩扉。

领略乡园风味好,冬舂米软晚菘肥。

(0)

峡中杂诗·其一

东风一万里,吹我挂帆西。

楚地缘江尽,蛮天到蜀低。

春云归雁远,山木乱猿啼。

夜夜高堂梦,乡关怨鼓鼙。

(0)

别墅杂诗·其一

多学身何得,躬耕亦未迟。

世情劳者善,物态静中知。

草露披晨耨,樵歌聚晚炊。

连朝有营葺,眼底富茅茨。

(0)

海门杂感·其四

身出淮阴旧将家,腰弓臂箭听胡笳。

无端独上狼山顶,射得孤鸿落远沙。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