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诗尹亦可人,作堂饷客名迎薰。
虽无桃李继潘令,红梅一窼香入云。
剡溪诗尹亦可人,作堂饷客名迎薰。
虽无桃李继潘令,红梅一窼香入云。
这首诗描绘了初薰堂内红梅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香气与姿态。"剡溪诗尹亦可人,作堂饷客名迎薰",开篇即以剡溪为背景,点明了诗中场景的自然之美,同时将读者引入一个温馨雅致的氛围中。"虽无桃李继潘令"一句,借用了潘岳(字安仁)的典故,暗示这里的梅花虽不比桃李之盛,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红梅一窼香入云"则直接描绘了红梅盛开时散发出的浓郁香气,仿佛能飘散至云端,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不仅赞美了红梅的美丽与香气,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诗中的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乃翁昔梦飞入月,东字分明篆银阙。
明朝占梦占者云,一甲八人更何说。
绍兴大对奏集英,天风吹下胪传声。
作者七人拜恩了,乃翁甲科第八名。
十年一武可凤沼,邵阳别驾今宿草。
子今端能读父书,伏犀美髯一似渠。
当时父执今左相,鸿钧播作幕府梧。
问天一雪乃翁屈,早入鹓行缀簪笏。
越台海山清更雄,曲江间出曲江公。
宪台师表光且耿,濂溪留下濂溪井。
赵侯端是宋间平,妙年策名千佛经。
阳春有脚来江城,银汉乘槎移使星。
岭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
寄声多贺帽子峰,今岁峰头有霜雪。
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
岁岁身不到,夜夜魂必归。
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
魂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
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
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
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
偶尔转港汊,极目烟水迷。
不得一揖别,悔懊庸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