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后》
《雪后》全文
宋 / 张良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雪花竹屋未全消,寒雀梢头眼擘椒。

纸閤不烟梅自放,底能踏湿渡溪桥。

(0)
注释
雪花:冬季的自然现象,由水蒸气凝结成的冰晶。
竹屋:用竹子建造的房屋,常见于中国乡村。
寒雀:寒冷季节活动的麻雀。
椒:一种香料植物,这里可能指花椒树。
纸閤:纸糊的窗户。
梅自放:梅花自然开放。
踏湿:踩在湿润的地方。
溪桥:小溪上的桥。
翻译
雪花覆盖的竹屋还未完全融化,寒雀在树枝尖端凝视着花椒。
纸糊的小阁窗透出梅花的清香,怎么能让脚踏湿漉漉的过桥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后的宁静景象。开头两句“雪花竹屋未全消,寒雀梢头眼擘椒”通过对雪后竹屋尚存雪花和寒冷的鸟儿啄食樱桃的情形,展现出一幅清冷而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纸閤不烟梅自放,底能踏湿渡溪桥”则描绘了一种幽静无人的境地。纸制的窗棂上没有炊烟,表明屋内空寂无人;而梅花则在这宁静中自在地开放,显得格外清新脱俗。末了,诗人提及“底能踏湿渡溪桥”,则是说在雪后的积水尚未完全消退,行者依旧可以在湿润的溪桥上轻轻通过,这里的意象不仅传达了一种自然环境的恢复,也隐喻着一种对生命自然流转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脱俗,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雪后世界的宁静与生机。

作者介绍

张良臣
朝代:宋

张良臣(约公元1174年前后在世)字武子,大梁人,避地家于鄞。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登进士第。官止监左藏库。笃学好古,室无长物,妻子不免饥寒。性嗜诗,但不强作,或终年无一句,故所作必绝人。学者称雪窗先生。良臣著有雪窗集十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 
猜你喜欢

次韵审知遣兴

沉绵既逾时,生死谁或访。

殷勤惠之书,畴昔固有望。

载观近赋诗,颇复献穷状。

功名岐则多,究竟策非上。

贾谊卒避灌,晁错终死盎。

孰愈安一区,随事享三当。

嗟我信畸人,逐食无定向。

转蓬真飘风,断绠遭逆浪。

悠悠任通塞,冉冉失少壮。

志愿老栖迟,耕宽筑夷旷。

(0)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重送在伯盖深有感于斯句云·其七

重湖岳阳楼,五柳渊明里。

定复有佳人,与之同徙倚。

(0)

久不作诗诗思甚涸春物日盛漫兴三章用常德枣心笔书本不工重复加弱似亦与诗相称云·其三

春回溪山姿,候趣农桑务。

自知盍归来,人叹推不去。

顺心岂故违,宿诺宁久负。

既已愧渊明,又应惭季路。

(0)

题江贯道江行晚日图

霞尾千山赤,云腰几树连。

若非彭蠡正,当是洞庭偏。

岁月惊飞鸟,功名忆堕鸢。

开图若有感,归思忽无边。

(0)

湖州亲旧·其一

去住两无由,终成上客舟。

香如添酒病,雨亦带离愁。

两岸青青柳,空江点点鸥。

总堪添鬓白,不必问春秋。

(0)

游石壁寺怀禅月

一棹夷犹石壁来,寺门杂树向溪开。

七言粗可供诗本,十幅谁能致袜材。

想见高情澹云水,未嗟陈迹掩莓苔。

倦游到处浑如昔,欲住还成破雨回。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