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国晚秋》
《江国晚秋》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古风

泽国秋气深,微霜葛衣薄。

斜日川上寒,孤峰镜中落。

渺渺粤人烟,依依海山郭。

邻笛声已凄,遥砧晚犹作。

沧波苦竹断猿哀,蔓草黄花与啸台。

前代风流亦如此,如何不饮杜陵杯。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江国晚秋》描绘了秋天水乡的深沉景象。"泽国秋气深"开篇即展现出浓郁的秋意,水面广阔,气候转凉。"微霜葛衣薄"写出了人们换上轻薄的葛衣以抵御初起的寒意。"斜日川上寒,孤峰镜中落"两句,通过夕阳映照在寒冷的河川和倒映在水中孤独的山峰,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氛围。

"渺渺粤人烟,依依海山郭"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的渔村炊烟袅袅,海山城郭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邻笛声已凄,遥砧晚犹作"则通过笛声和砧声的凄凉,传达出傍晚时分的寂寥情绪。

"沧波苦竹断猿哀,蔓草黄花与啸台"借景抒情,苦竹、断猿哀鸣与蔓草黄花,构成一幅凄清的画面,暗示着历史遗迹的沧桑。最后,诗人感慨"前代风流亦如此,如何不饮杜陵杯",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国晚秋的景色,融入了怀旧与哀思的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和何山总老一击轩二首·其一

扫洒闲庭无个事,林间一击是何声。

自从当日知音后,本地风光见太平。

(0)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其八

垂老何堪此别离,感公情义独心知。

故应他日汀洲泪,独立难忘捩棹时。

(0)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其七

燕寝风清昼漏长,愧公延我读书堂。

此日偶同元凯癖,他年倘忆郑公乡。

(0)

过梅溪省妻父臧翊善坟感叹·其二

寂寞松冈锁暮烟,平生忠信事茫然。

臧孙有后真虚语,伯道无儿可问天。

(0)

题敏上人隐斋一首

水石菖蒲真活计,芒鞋不借更奇哉。

山林本是君家物,为□□□唤去来。

(0)

次韵山僧善彬寄梅花

苔封老树槎牙甚,何事春风亦与期。

千尺寒岩无暖气,不妨入眼见丰肌。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