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滁州官舍·其一》
《滁州官舍·其一》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忽从天上谪人间,知向山州住几年。

俸外不教收果实,公馀多爱入林泉。

朝簪未解虽妨道,宦路无机即是禅。

铃阁悄然私自问,郡斋何异玉堂前。

(0)
注释
忽:突然。
谪:贬谪。
人间:人世间。
山州:山区的州县。
住:居住。
俸外:除俸禄之外。
果实:额外收入。
公馀:公务之余。
林泉:山林泉石。
朝簪:早上的官帽。
妨:妨碍。
宦路:官场之路。
无机:无争。
铃阁:官署。
悄然:寂静无声。
私自问:暗自询问。
郡斋:州郡的居所。
玉堂:皇宫或显贵的住所。
翻译
忽然间从天界被贬到人间,我知道要在山区州县居住多少年。
除了俸禄不再收取任何额外的收入,公务之余更爱沉浸于山林泉石之间。
虽然早上的官帽妨碍了修行道路,但官场无争就是一种禅意。
在寂静的官署中,我暗自询问,州郡的居所与京城的华丽有何不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滁州官舍(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一种超脱与淡泊之情怀。

“忽从天上谪人间,知向山州住几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官至滁州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宿命的态度,对于未来的居住时间持有一种淡然的观念。

“俸外不教收果实,公馀多爱入林泉。”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贬官后的生活状态。他没有被外界所干扰,没有去收集果实,而是更喜欢进入自然之中,与林泉为伴。这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功利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朝簪未解虽妨道,宦路无机即是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不再执着,即使早晨还未解开头发的束缚,也不过是通往官场的一种障碍。既然仕途无望,不如自我修行,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超然状态。

“铃阁悄然私自问,郡斋何异玉堂前。”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安静的铃阁中自问,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官舍(郡斋)与往日所见的华丽殿堂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这里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平和与自适其容。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中充满了诗人对于贬官生活的接受与享受,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怀安养·其二

惟吾与西佛,天性本相关。

怊怅迷方久,浮沉苦海间。

三心终不退,上辈必容攀。

慈念应尤切,提携早共还。

(0)

颂古五十三首·其十四

南泉捧钵入堂来,宾主分明肯自乖。

莫把威音论戒腊,本无位次可差排。

(0)

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五

散席迢迢到海涯,点头桡下丧全机。

父南子北今何在,月冷渔歌落钓矶。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八十九

直上觑,直下觑。七佛已前,闲家泼具。

少室铁牛,黄梅石女。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一三

外息诸缘,心行无路。

入得无门之门,犹较昔日三步。灵踪不在猿啼处。

(0)

送艮侍者随本师归泸南

依师参扣到无参,只么呼三应亦三。

话到不相辜负处,泸南元是旧泸南。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