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
妇鸠甘抱拙,不谄鹊桥仙。
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
妇鸠甘抱拙,不谄鹊桥仙。
这首诗名为《七夕》,是宋代诗人真山民所作。诗中通过描绘世上的男女对七夕乞巧习俗的热烈追求,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巧妇手艺的赞美。"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形象地刻画出人们竞相参加乞巧活动的热闹场景,"痴儿女"一词流露出人们对爱情的痴迷。
接下来的两句"妇鸠甘抱拙,不谄鹊桥仙"则寓言化,将女子比喻为抱朴守拙的妇鸠,她们不媚俗于向织女(鹊桥仙)祈求巧艺,而是坚守自我,保持淳朴之心。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诚与自然情感的推崇,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赞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既反映了民俗风情,又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偏忆江南,有尘表丰神,世外标格。
低傍小桥,斜山疏篱,似向陇头曾识。
暗香孤韵冰雪里,初不怕、春寒要勒。
问桃杏贤瞒,怎生向前争得。
省共萧娘笑摘。
玉纤映琼枝,照人一色。
澹粉晕酥,多少工夫,到得寿阳宫额。
再三留待东君看,管都将、别花不惜。
但只恐、南楼又三弄笛。
君不见青青河畔草,秋死严霜春满道。
又不见天边日,薄暮入虞泉,晓来复更出。
匆匆年光不相待,桑海由来有迁改。
人生荏苒百年间,世上谁能驻光彩。
秦皇汉武希长生,区区烟雾求蓬瀛。
骊山茂陵皆蔓,悠悠千载空含情。
荣枯自有主,富贵不可求。
正值百花飞似雪,如休不饮令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