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宋 / 真山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

妇鸠甘抱拙,不谄鹊桥仙。

(0)
注释
痴儿女:形容对爱情或节日活动充满热情的人们。
乞巧:古代七夕节习俗,女子向织女乞求纺织技巧。
筵:宴席。
妇鸠:比喻女子,妇指女性,鸠有雌雄之分,此处可能象征女子的柔情或质朴。
抱拙:保持朴实,不追求机巧或虚伪。
谄:奉承,讨好。
鹊桥仙:指七夕节的鹊桥相会传说中的鹊桥和牛郎织女,这里泛指节日中的主角。
翻译
世上的痴男怨女,都争相前往乞巧的宴席。
女子们甘愿保持质朴,不会奉承鹊桥仙子。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七夕》,是宋代诗人真山民所作。诗中通过描绘世上的男女对七夕乞巧习俗的热烈追求,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巧妇手艺的赞美。"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形象地刻画出人们竞相参加乞巧活动的热闹场景,"痴儿女"一词流露出人们对爱情的痴迷。

接下来的两句"妇鸠甘抱拙,不谄鹊桥仙"则寓言化,将女子比喻为抱朴守拙的妇鸠,她们不媚俗于向织女(鹊桥仙)祈求巧艺,而是坚守自我,保持淳朴之心。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诚与自然情感的推崇,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赞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既反映了民俗风情,又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作者介绍

真山民
朝代:宋   籍贯:处州丽水

处州丽水人。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真山民集》。 
猜你喜欢

花心动·偏忆江南

偏忆江南,有尘表丰神,世外标格。
低傍小桥,斜山疏篱,似向陇头曾识。
暗香孤韵冰雪里,初不怕、春寒要勒。
问桃杏贤瞒,怎生向前争得。
省共萧娘笑摘。
玉纤映琼枝,照人一色。
澹粉晕酥,多少工夫,到得寿阳宫额。
再三留待东君看,管都将、别花不惜。
但只恐、南楼又三弄笛。

(0)

菩萨蛮·绿窗斜动摇风竹

绿窗斜动摇风竹。
竹风摇动斜窗绿。
虚幌夕凉初。
初凉夕幌虚。
曲眉愁翠蹙。
蹙翠愁眉曲。
无雁寄书来。
来书寄雁无。

(0)

鹧鸪天·谁折南枝傍小丛

谁折南枝傍小丛。
佳人丰色与梅同。
有花无叶真潇洒,不问胭脂借淡红。
应未许,嫁春风。
天教雪月伴玲珑。
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

(0)

临江仙·杨柳梢头春色重

杨柳梢头春色重,紫骝嘶入残花。
香风满面日西斜。
只知间信马,不觉误随车。
已许洞天归路晚,空劳眼惜眉怜。
几回偷为掷花钿。
今生应已过,重结后来缘。

(0)

题兴化小阁

田界纹楸看绿玉,池分龟兆渴清泉。
水曹载酒非无意,小雨留人信有缘。

(0)

将进酒·君不见青青河畔草

君不见青青河畔草,秋死严霜春满道。
又不见天边日,薄暮入虞泉,晓来复更出。
匆匆年光不相待,桑海由来有迁改。
人生荏苒百年间,世上谁能驻光彩。
秦皇汉武希长生,区区烟雾求蓬瀛。
骊山茂陵皆蔓,悠悠千载空含情。
荣枯自有主,富贵不可求。
正值百花飞似雪,如休不饮令心忧。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